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质点间万有引力为F,当它们间的距离增加一倍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是F/2
B.树上的苹果掉到地上,这说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C.由万有引力公式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而r趋近0时,F趋于无穷大
D.万有引力常量最先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称实验准确测得

D

解析试题分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可知,两质点间万有引力为F,当它们间的距离增加一倍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是F/4,故A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等于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故B错误;r趋近0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所以不能直接用公式求它们的万有引力,故C错误;万有引力常量最先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称实验准确测得,故D正确。
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a,b两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分别在半径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

A.卫星a的周期大于卫星b的周期
B.卫星a的动能大于卫星b的动能
C.卫星a的势能大于卫星b的势能
D.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卫星b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数为G,则地球的密度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如图,假若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I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由椭圆轨道I变轨进入地球同步圆轨道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II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
B.卫星在椭圆轨道I上的P点处加速进入轨道II
C.卫星在轨道II上的P点与在椭圆轨道I上的P点机械能相等
D.卫星在轨道II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转动时的向心加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卫星碰撞事件.碰撞发生的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490英里(约790公里),恰好比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270英里(434公里).若卫星和空间站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则以下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碰撞后的碎片若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轨道半径将变小,则有可能与国际空间站相碰撞
B.在碰撞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的周期比国际空间站的周期小
C.发射一颗到碰撞轨道运行的卫星,则发射速度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D.同一个圆轨道上,若后面的卫星一旦加速,将有可能与前面的卫星相碰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为了实现除地球极地等少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理论上须发射三颗通信卫星,使它们均匀地分布在同步卫星轨道上。假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同步卫星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直线距离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大量的太空垃圾。在太阳活动期,地球大气会受太阳风的影响而扩张,使一些原本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被大气包围,从而逐渐降低轨道。大部分太空垃圾在落地前已经燃烧成灰烬,但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仍会落到地面上,对人类造成危害。以下关于太空垃圾正确的说法是

A.大气的扩张使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增大而导致轨道降低  
B.太空垃圾在与大气摩擦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进而导致轨道降低  
C.太空垃圾在轨道缓慢降低的过程中,由于与大气的摩擦,速度不断减小  
D.太空垃圾在轨道缓慢降低的过程中,向心加速度不断增大而周期不断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发射一月球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探测器在离月球表面高度分别为h1和h2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T1和T2。设想月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万有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

A.月球的质量 B.探测器的质量
C.月球的密度 D.探测器在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1的圆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犬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于质量为m1和质量为m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中的G是引力常量,它是人为规定的
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C.两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一定是相等的
D.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