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运动的第1s内的位移是2m,则物体在运动的第2s内的位移是(  )
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由第1s内的位移是2m,求出加速度,求出前2s内物体的位移,再求出物体在运动的第2s内的位移.
解答:解:由已知条件:第1s内的位移是2m,得
    x1=
1
2
a
t
2
1

得到a=
2x1
t
2
1
=4m/s2
物体在前2s内物体的位移x2=
1
2
a
t
2
2
=8m
所以物体在运动的第2s内的位移为x=x2-x1=6m.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求解的,也可以应用推论求解:第1s内的位移与第2s内的位移之比等于1:3,更加快捷方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江苏模拟)有两个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两个物体A和B,质量都为m;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这个作用力F与它们间的距离x的关系为F=ρ(x0-x),其中k、x0为已知常数,当两者间距离x<x0时,这个作用表现为斥力,当x>x0时,这个作用表现为引力,当x=x0时,作用力为零.现将物体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再将A移到B的正上方,最终A能静止于B的正上方的某处,试求:(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当A静止于B的正上方时,两者间的距离x1多大;
(2)当A静止于B的正上方时,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A向上做匀加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经过多长时间,B开始离开地面;
(3)若把A从B的正上方相距x0处由静止释放,则A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6期 总第172期 人教课标版(必修1) 题型:021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T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在物体上再加一个恒定的推力F,并保持其加速度不变,则所加的恒力F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有两个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两个物体A和B,质量都为m;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这个作用力F与它们间的距离x的关系为F=ρ(x0-x),其中k、x0为已知常数,当两者间距离x<x0时,这个作用表现为斥力,当x>x0时,这个作用表现为引力,当x=x0时,作用力为零.现将物体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再将A移到B的正上方,最终A能静止于B的正上方的某处,试求:(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当A静止于B的正上方时,两者间的距离x1多大;
(2)当A静止于B的正上方时,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A向上做匀加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经过多长时间,B开始离开地面;
(3)若把A从B的正上方相距x0处由静止释放,则A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江苏模拟 题型:问答题

有两个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两个物体A和B,质量都为m;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这个作用力F与它们间的距离x的关系为F=ρ(x0-x),其中k、x0为已知常数,当两者间距离x<x0时,这个作用表现为斥力,当x>x0时,这个作用表现为引力,当x=x0时,作用力为零.现将物体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再将A移到B的正上方,最终A能静止于B的正上方的某处,试求:(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当A静止于B的正上方时,两者间的距离x1多大;
(2)当A静止于B的正上方时,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A向上做匀加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经过多长时间,B开始离开地面;
(3)若把A从B的正上方相距x0处由静止释放,则A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为多少.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当突然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两小球A、B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在以后弹簧第一次伸长到最长的运动过程中,对两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电荷之间的库仑力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动量守恒

B.因电场力分别对球AB做正功,故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加

C.当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弹簧的弹力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

D.当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系统机械能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