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分)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 m/s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 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动能损失.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向左最多能滑到传送带左右两端AB的中点处,重力加速度g="10" m/s2,

则:(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
(2)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L至少为多少?
(3)上述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组成的系统产生的摩擦热为多少?
(4)物体随传送带向右运动,最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h′为多少?

(1) 1.6s (2) 12.8m  (3) 160J  (4) 1.8 m

解析试题分析:(1)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得t=1.6s.    ------4分
(2)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得:,L =12.8m.   ------4分
(3)此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路程
,又 ,
而摩擦热
以上三式可联立得Q="160J."    -----5分
(4)物体随传送带向右匀加速,当速度为
向右的位移为x,则   ------2分
即物体在到达A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最后以的速度冲上斜面,
,得.     ------3分
考点:功能关系
点评:难题。在有摩擦力或介质阻力参与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停地向内能转化,但在摩擦力或介质阻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损失的机械能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共18分)如图所示,在一光滑的长直轨道上,放着若干完全相同的小木块,每个小木块的质量均为m,且体积足够小均能够看成质点,其编号依次为0、1、2、……n……,相邻各木块之间的距离分别记作:。在所有木块都静止的初始条件下,有一个沿轨道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F持续作用在0号小木块上,使其与后面的木块连接发生碰撞,假如所有碰撞都是完全非弹性的(碰后合为一体共速运动)。求:

   (1)在0号木块与1号木块碰撞后瞬间,其共同速度的表达式;

   (2)若F=10牛,米,那么在2号木块被碰撞后的瞬间,系统的总动能为多少?

   (3)在F=10牛,米的前提下,为了保持正在运动的物块系统在每次碰撞之前的瞬间其总动能都为一个恒定的数值,那么我们应该设计第号和第n号木块之间距离为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实验题(18分)

(1)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 ,小桶及砂的质量为m2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小车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D. 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像

②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一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_______。(选填“甲”、“乙”、“丙”)

③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18分)、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相k=1.6m的空间内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质量=0.1kg、带电量=+1×的滑块 (视为质点) 以=4m/s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右进入电场区域,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10m/)
(1) 如果滑块不能离开电场区域,电场强度的取值范围多大。 
(2) 如果滑块能离开电场区域,请根据有关计算讨论后在坐标中画出电场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与电场力的关系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实验题(18分)

(1)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 ,小桶及砂的质量为m2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小车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D. 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像

②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一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_______。(选填“甲”、“乙”、“丙”)

③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北京市宣武区2010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综)物理部分 题型:计算题

(共18分)如图所示,在一光滑的长直轨道上,放着若干完全相同的小木块,每个小木块的质量均为m,且体积足够小均能够看成质点,其编号依次为0、1、2、……n……,相邻各木块之间的距离分别记作:。在所有木块都静止的初始条件下,有一个沿轨道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F持续作用在0号小木块上,使其与后面的木块连接发生碰撞,假如所有碰撞都是完全非弹性的(碰后合为一体共速运动)。求:

   (1)在0号木块与1号木块碰撞后瞬间,其共同速度的表达式;

   (2)若F=10牛,米,那么在2号木块被碰撞后的瞬间,系统的总动能为多少?

   (3)在F=10牛,米的前提下,为了保持正在运动的物块系统在每次碰撞之前的瞬间其总动能都为一个恒定的数值,那么我们应该设计第号和第n号木块之间距离为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