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下图所示, 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动能为6 J , 不计空气阻力, 它刚要落到斜面上的P点时的动能为

       A.8J     B.10J     C.12J     D.14J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南京一模)Ⅰ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纸上已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下图所示(O为两圆弧圆心,图中已画出经过P1、P2点的入射光线)
(1)在图上补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玻璃璃砖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请在图中的AB分界面上画出这两个角.
(3)用所测物理量计算折射率的公式n=
sini
sinγ
sini
sinγ

Ⅱ图甲是一位同学在实验室中拍摄的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由于照相时的疏忽,没有摆上背景方格板,图中方格是后来用尺子在相片上画的(图中格子的竖直线是实验中重垂线的方向),每小格的边长均为5mm.为了补救这一过失,他用一把米尺、两个三角板对小球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小球直径是
20.0
20.0
mm;(2)照相时闪光频率为
10
10
Hz;
(3)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1.0
1.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某同学要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每增加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分别记作L1、L2、…、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的8个值: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6.85 8.60 10.30 12.10 14.05
根据表中数据,用“逐差法”计算出每增加50g砝码时弹簧平均伸长量的数值为
 
 cm.
(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
Ⅱ.现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备有以下器材:
电源E(电动势小于3V,内阻小于1Ω,最大允许电流1A)
电压表V (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
电阻箱R(调节范围0-99.99Ω,)
定值电阻R0  (阻值等于2.00Ω)
导线若干,电键S个
(1)将图1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如下图所示,为了比较
准确方便的得出实验结论,现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图线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线的横坐标应选用
 

A.R       B.
1
R
       C.
U
R
       D.
R
U
R/Ω 40.00 20.00 12.00 8.00 6.00 5.00
U/V 1.90 1.78 1.66 1.57 1.43 1.35
(3)根据上表数据以及第二问中选取的横坐标,某同学选取合适的标度作出了图2中所示的图线(其中横轴的物理含义和标度未标出),则由图线可得:E=
 
V; r=
 
Ω.(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精英家教网
Ⅲ.如图a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获得不同的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x-tanθ图象.则:精英家教网
(1)由图b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2)若最后得到的图象如图c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理科物理卷 题型:填空题

Ⅰ.某同学要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每增加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分别记作L1、L2、……、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的8个值: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6.85

8.60

10.30

12.10

14.05

根据表中数据,用“逐差法”计算出每增加50g砝码时弹簧平均伸长量的数值为=___________ cm.

(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

Ⅱ.现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备有以下器材:

电源E(电动势小于3V,内阻小于1Ω,最大允许电流1A)

电压表V (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

电阻箱R(调节范围0 – 99.99Ω,)

定值电阻R0  (阻值等于2.00Ω)

导线若干,电键S个

(1)将下图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如下图所示,为了比较

准确方便的得出实验结论,现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图线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线的横坐标应选用       .

A.R    B.l/R          C.U/R           D.R/U

(3)根据上表数据以及第二问中选取的横坐标,某同学选取合适的标度作出了上图中所示

的图线(其中横轴的物理含义和标度未标出),则由图线可得:E=    V; r=     Ω.(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Ⅲ.如图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获得不同的射程,最后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

 

(1)由图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         

(2)若最后得到的图象如图c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届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

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 2

G.以t 2 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出t 2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用游标为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下图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           cm。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 2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

t 2=404.0 +3.0。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

(取π 2 = 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 2图线,而应作t –图线;

D.不应作t 2图线,而应作t 2 –(+d)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