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某电视台“快乐向前冲”节目的场地设施如图所示,AB为水平直轨道,上面安装有电动悬挂器,可以载人运动,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半径为R、角速度为ω、铺有海绵垫的转盘,转盘的轴心离平台的水平距离为L,平台边缘与转盘平面的高度差为H.选手抓住悬挂器可以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从A点下方的平台边缘处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手必须作好判断,在合适的位置释放,才能顺利落在转盘上.设人的质量为m(不计身高),人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重力加速度为g.
(1)假设选手落到转盘上瞬间相对转盘速度立即变为零,为保证他落在任何位置都不会被甩下转盘,转盘的角速度ω应限制在什么范围?
(2)若已知H=5m,L=8m,a=2m/s2,g=10m/s2,且选手从某处C点释放能恰好落到转盘的圆心上,则他是从平台出发后多长时间释放悬挂器的?

分析 (1)根据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转盘角速度的范围.
(2)抓住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等于L,结合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根据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列式求解平抛运动的时间;得到总时间.

解答 解:(1)设人落在距圆心R处不至被甩下,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则有:μmg≥mω2•R
即转盘转动的角速度满足:ω≤$\sqrt{\frac{μg}{R}}$
(2)沿水平加速段位移为x1,时间为t1;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x2,时间为t2.则加速时有:x1=$\frac{1}{2}$at2
v=at1
平抛运动阶段:
x2=vt2
H=$\frac{1}{2}g{t}^{2}$
全程水平方向:
x1+x2=L
代入数据,联立各式解得:
t1=2s
平抛运动的时间t2=$\sqrt{\frac{2H}{g}}$=1s
故他是从平台出发后经过2s时间释放悬挂器的.
答:
(1)转盘的角速度满足:ω≤$\sqrt{\frac{μg}{R}}$
(2)他是从平台出发后经过2s时间释放悬挂器的.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选手的运动过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由实验测得弹簧弹力F与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弹簧的原长l0=15cm,劲度系数k=3000 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某次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F1=1.92N,F2=3.84N,如图所示,F1和F2的合力大小F=3.33N(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现保持F2方向不变,减小F1和F2的夹角,为了使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F1一定减小B.F1一定增大
C.F2一定减小D.F2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可以连续工作很长时间,前后两次打点之间,只要时间间隔很短,完全可以在前一次打完点后不关闭电源
B.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打点计时器每打两次点的时间间隔相等
C.纸带通过电火花计时器时,不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D.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先进的计时器,因此,使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结果一定比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更精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图为P、Q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A.t1前,P在Q的前面
B.0~t1,Q的路程等于P的路程
C.P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D.0~t1,P、Q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拱券结构是古代人们解决建筑跨度问题的有效方法,比如罗马的万神庙,我国的赵州桥都是拱券结构的典型代表.拱券结构的特点是利用石块的楔形结构,将重力和压力沿拱向两边分解,最后由拱券两端的基石来承受.现有六块大小、形状相同,质量相等的楔块组成一个半圆形实验拱券,如图乙所示.如果每专人楔块的质量m=3kg,g取9.8m/s2,则;

(1)六块楔块组成的拱券对其一边的支撑物的压力是多大?
(2)如果在中间两块楔块3、4上加一个方向向下且大小为50N的压力F,如图乙所示,那么楔块2对楔块3和楔块5对楔块4的弹力F1、F2分别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有一山谷宽1200m,两侧为竖直陡壁.有人在山谷内鸣枪一声,他听到头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为5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人离两旁陡壁的距离分别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frac{{v-{v_0}}}{x}$,其中v0和v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frac{{v-{v_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
C.若A变小,则a逐渐变小D.若a不变,则A也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