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池组(电动势约为3V)、电流表(量程0.6A,内阻小于1Ω)、电阻箱R1(0~99.99Ω)、滑动变阻器R2(0~10Ω)、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

(1)该同学按图连线,通过控制开关状态,使K
闭合
闭合
,S拨向
B
B
,测得电流表内阻约为0.20Ω.试通过分析判断该测量产生的系统误差为:测量值
小于
小于
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时,要将K
断开
断开
,S拨向
A
A

(3)图乙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
1I
-R图象,由此求出待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
2.86
2.86
V、内阻r=
2.38
2.38
Ω.(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1)由电路的结构可知测定电流表内阻实验的原理为半偏法,分析两次实验中电路的变化可知误差产生的原因;
(2)实验中采用的是电阻箱和电流表的方式测定电动势和内电阻;根据实验的原理可知应采用的步骤;
(3)分析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符合本实验的公式,再结合图象的性质利用函数关系即可求得电动势和内电阻.
解答:解:(1)用图示电路测电流表电阻时用半偏法,其测量方法是:先闭合电键K,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满偏;然后,把开关S连到B上,保持滑动变阻器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半偏,则电阻箱的电阻即为电流表电阻,其产生误差的原因是并联电阻箱后线路总阻值减小,从而造成总电流增大.使测得的电流偏小;
故答宁为:闭合,B,小于;
(2)(2)测电动势和内电阻,只需得出电流值及外电阻的阻值即可;故断开电键K,将开关S与D连接,调节电阻箱R,得到多组R、I值,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画出
1
I
-R图象,由图象的斜率及截距的意义即可求得电动势和内电阻.故应为:
调节电阻箱 R,断开开关K,将开关 S 接 A,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故答案为:断开,A;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R+R1+r),即:
1
I
=
R
E
+
R1+r
E

由上式可知:图线的斜率是电动势的倒数,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是
R1+r
E
,图象的斜率为
1
E

则E=
1
K
=2.86V;r=2.38Ω;
故答案为:2.86;2.38.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半偏法的意义,同时注意能正确根据题意列出对应的函数关系,才能准确得出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广东)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池组(电动势约3V)、电流表(量程0.6A,内阻小于1Ω)、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0~10Ω)、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
(1)该同学按图7连线,通过控制开关状态,测得电流表内阻约为0.20Ω.试分析该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并联电阻箱后线路总阻值减小,从而造成总电流增大
并联电阻箱后线路总阻值减小,从而造成总电流增大

(2)简要写出利用图7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步骤:
调节电阻箱 R,断开开关K,将开关 S 接 D,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调节电阻箱 R,断开开关K,将开关 S 接 D,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断开开关D,再次调节电阻箱 R,将开关 S 接 D,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断开开关D,再次调节电阻箱 R,将开关 S 接 D,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3)图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
1I
-R
图象,由此求出待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
2.86
2.86
V、内阻r=
2.37
2.37
Ω.(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实验时他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1、U2、I一系列值,然后他在两张纸上各作了一个图线来处理实验数据,并计算电源电动势、内阻以及定值电阻R0的值.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作图线时,用来计算电源电动势、内阻图线的纵、横坐标轴应该分别代表
U1
U1
I
I
;用来计算定值电阻R0图线的纵、横坐标轴应该分别代表
U1-U2
U1-U2
I
I
(所填内容用“U1、U2、I”表示).
②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准确无误,实验中测得的定值电阻R0
大于
大于
实际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池组(电动势E约3V)、电流表(量程0.6A,内阻小于1Ω)、电阻箱R ( 0~99.99Ω)、滑动变阻器(0~10Ω).开关K、双掷开关S 及导线若千.
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该同学按图连线后,(a)闭合开关K,断开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P 使电流表读数为满刻度值I 0,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1; (b)闭合开关K,把开关S与C 接通,调节电阻箱R 使电流表指针读数为满刻度值的一半I0/2,此时R的值为R2.则电流表的内阻RA=
 
(填R1或R2).该测量值与电流表内阻的真实值(用Rg 表示)比较,则有R A
 
Rg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为使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量的更加准确,该同学按图连线后,断开开关K,把开关S 与D 接通,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电流表的相应示数I,以
l
I
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由实验数据绘出
l
I
一R 图象,如图2所示,该图线为一条直线.由图线可得到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m,直线的斜率为k,电流表的内阻为RA,由此可求出待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
 
、内阻r=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ABCD为一个右端开口的U型水平导轨,它所在空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导体棒AD和BC段导轨是有电阻的,其它部分电阻不计.其中BC段电阻R0=5Ω.现先让导体棒AD在外力作用下沿导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导体棒速度达到某一值时,通过调整外力使导体棒立即做该速度下的匀速直线运动.若已知导体棒的长度L=1m,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0.6T.
(1)现要用电压表测量AD两端的电压值,需要将一个量程为3V,内阻值为5kΩ的电压表V的量程扩大为6V,需要在下面给出的电阻箱中选择一个与电压表V串联,你认为应选择
 
.(请填写选项字母)
A、电阻箱(阻值范围0-99Ω)
B、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
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
(2)当导体棒的加速度a=1m/s2时,实验者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电压U和时间t的多组数据,利用计算机绘制出的U-t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则可能求出导体棒AD的阻值为
 
Ω.精英家教网
(3)实验者改变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录导体棒匀速运动时电压表示数Uey磁感应强度B的多组数据,并做出U-B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则在磁感强度增大的过程中导体棒最终速度变化情况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