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小明用手将一质量为2kg、原来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提高了1m.物体的速度变为2m/s.对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重力做功40JB.物体的末动能为4J
C.合力做功为4JD.人做功44J

分析 根据功的定义可求得重力所做的功;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mgh,人对物体做正功,两个力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根据动能定理求解人对物体做功和合外力做功.

解答 解:A、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为WG=-mgh=-2×10×1=-20J,故A错误;
B、物体的末动能EK=$\frac{1}{2}$mv2=$\frac{1}{2}$×2×4=4J;故B正确;
C、由动能定理得,合外力做功 W=△Ek=4J;故C正确;
D、设人对物体做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得,W-mgh=$\frac{1}{2}$mv2-0,代入解得W=24J,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的应用能力.求合力做功,要往往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两小球A、B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对两个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电荷间库仑力的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电场力分别对球A和球B做正功,故系统机械可能增加
B.因两个小球所受电场力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C.当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系统机械能最小
D.当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弹簧的弹力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如图所示,小车的顶棚上用绳线吊一小球,质量为m,车厢底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当小车沿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时,小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木块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g取10m/s2,求:
(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2)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令t=0时物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只研究前4s的运动,可知(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2s末物体回到坐标原点
D.在2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一个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个质量为20kg的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2m,在这个过程中人对箱子做功为(  )
A.100JB.200JC.400J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得到如图纸带,各点之间距离测量如下:h01=1.9mm,h02=7.7mm,h03=17.4mm,h04=31.0mm,h05=48.5mm,h06=69.7mm,h07=94.9mm,h08=124.0mm,h09=156.9mm,取第0点到第8点验证(打点周期0.02s,重锤质量为1kg,g取9.8m/s2),请通过计算得出,从第0点到第8点重力势能减少量是1.22J,动能增加量是1.20J(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半径分别为r和2r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绕水平轴O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A,小圆盘上绕有细绳.开始时圆盘静止,质点A处在水平面轴O的正下方位置.现以水平轻绳通过定滑轮挂一重物B,使两圆盘转动,如图所示.求:
(1)若重物B的质量也为m,则两圆盘转过的角度θ为多大时,质点A的速度最大?并求出最大速度.
(2)若圆盘转过的最大角度为$\frac{π}{3}$,求重物B的质量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
C.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一定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a、b为两个固定的带等量正电荷的点电荷,虚线ab、cd互相垂直平分,负电荷q由c点从静止释放,如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关于此电荷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c到d速度一直增大
B.在cd间做往复运动,经O点时速度最大
C.从c到O加速度减小,从O到d加速度增大
D.若在c点给q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它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