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甲)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在纸面内固定一条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L的圆弧形金属导轨,长也为L的导体棒OA绕O点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棒的A端与导轨接触良好,OA、导轨、电阻R构成闭合电路.

(1)试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frac{△ϕ}{△t}$,证明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frac{1}{2}$BωL2
(2)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带有闪烁灯的自行车后轮,如图(乙)所示.车轮与轮轴之间均匀地连接4根金属条,每根金属条中间都串接一个小灯,阻值为R=0.3Ω并保持不变,车轮半径r1=0.4m,轮轴半径可以忽略.车架上固定一个强磁铁,可形成圆心角为θ=60°的扇形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2.0T,方向如图(乙)所示.若自行车前进时,后轮顺时针转动的角速度恒为ω=10rad/s,不计其它电阻和车轮厚度.求金属条ab进入磁场时,ab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3)上问中,已知自行车牙盘半径r2=12cm,飞轮半径r3=6cm,如图(丙)所示.若该同学骑车时每分钟踩踏脚板60圈,车辆和人受到外界阻力的大小恒为10N,他骑车10分钟的时间内一共需要对自行车做多少功?

分析 (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证明;
(2)根据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从而得出感应电流的大小;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解动力所做的功,关键是求出焦耳热;

解答 解:(1)设金属棒OA在△t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为△S,则:$△S=\frac{1}{2}•θ{L^2}=\frac{1}{2}ω{L^2}△t$
磁通改变量为:$△ϕ=B•△S=\frac{1}{2}Bω{L^2}•△t$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到为:$E=n\frac{△ϕ}{△t}=\frac{1}{2}Bω{L^2}$
(2)根据右手定则知:ab中的电流方向为b→a,ab相当于电源,电动势:
$E=\frac{1}{2}Bω{L^2}=\frac{1}{2}×2.0×10×{0.4^2}$=1.6V               
电路总电阻为:${R_总}=\frac{R}{3}+R=\frac{4R}{3}$=0.4Ω                                     
通过ab中的电流:$I=\frac{E}{R_总}=\frac{1.6}{0.4}$=4A                               
(3)后轮转速n=2r/s,后轮角速度为:ω=4π rad/s,
车速为:v=r1ω=1.6πm/s                                              
电动势为:$E=\frac{1}{2}Bωr_1^2$=0.64π V,
总的电功率为:P=$\frac{E^2}{R_总}$=$\frac{128}{125}{π^2}$W             
总的焦耳热为:Q=P($\frac{2}{3}$t)=409.6π2=4.04×103J                             
克服阻力做功为:Wf=Ff•s=Ff•vt=3.016×104J                            
一共需要做功为:W=Wf+Q=3.42×104J;                                  
答:(1)证明如上所述;
(2)金属条ab进入磁场时,ab中感应电流的大小4A和方向b→a;
(3)骑车10分钟的时间内一共需要对自行车做3.42×104J.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和恒定电路的知识,设计问题从容易入手,层层递进,较好地把握了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于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家用α粒子轰击氮核,通过人工转变发现了中子
B.中子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γ光子不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
C.中子电离作用最大,贯穿本领也最大
D.中子的衰变方程:${\;}_{92}^{235}$U+${\;}_{0}^{1}$n→${\;}_{38}^{95}$Sr+${\;}_{54}^{138}$Xe+3${\;}_{0}^{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光滑平行金属轨道如图所示,斜轨与水平轨道在bb′处平滑连接(图中未画出),水平轨道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de、d′e′间宽度是bc、b′c′间宽度的2倍,质量、电阻均 相同的金属棒P、Q分别放置于轨道ab、a′b′和de、d′e′段,P棒位于距水平轨道高度为h处,从静止开始无初速释放.已知金属轨道电阻不计,bc、b′c′和de、d′e′轨道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求:
(1)P棒刚滑到bb′位置时速度大小v;
(2)P、Q的最终最大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伽利略研究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发现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增大斜面倾角,该规律仍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倾角为90°的情况,得出结论(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玩飞镖游戏.圆盘最上端有一P点,飞镖抛出时与P等高,且距离P点为L.当飞镖以初速度v0垂直盘面瞄准P点抛出的同时,圆盘以经过盘心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飞镖恰好击中P点,则(  )
A.飞镖击中P点所需的时间为$\frac{L}{{{{v}_0}}}$
B.圆盘的半径可能为$\frac{{g{L^2}}}{{2{v}_0^2}}$
C.圆盘转动角速度的最小值为$\frac{2π{v}_{0}}{L}$
D.P点随圆盘转动的线速度可能为$\frac{5πgL}{4{v}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图象可知(  )
A.在t2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高度
B.在0~t1时间内,a质点处于失重状态
C.在t1~t2时间内,a质点的机械能不变
D.在0~t2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屏上得到干涉条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条纹间距变大
B.入射光波长变短,光强不变,条纹间距不变
C.入射光频率变化时条纹间距跟着变化
D.在水里做双缝干涉实验,同样条件下的条纹间距会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高为d的木块,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由均匀金属材料制成的边长为2d、有一定电阻的正方形单匝线框,竖直固定在木块上表面,它们的总质量为m.在木块右侧有两处相邻的边长均为2d的正方形区域,正方形底边离水平面高度为2d.两区域各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穿过,其中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另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区域Ⅱ中的磁感应强度为区域Ⅰ中的3倍.木块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匀速通过这两个磁场区域.已知当线框右边MN刚进入Ⅰ区时,外力大小恰好为F0=$\frac{3}{20}$mg,此时M点电势高于N点,M、N两点电势差UMN=U.试求:

(1)区域Ⅰ中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怎样?
(2)线框右边MN在Ⅰ区运动过程中通过线框任一横截面的电量q.
(3)MN刚到达Ⅱ区正中间时,拉力的大小F.
(4)MN在Ⅱ区运动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从波传到x=1m处的P点时开始计时,已知在t=0.4s时PM间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此时x=4m的M点正好在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振动周期为0.8s
B.P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C.当M点开始振动时,P点正好在波峰
D.从计时开始的0.4s内,P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