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测一金属丝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2)某次电学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电压表选用的量程分别为0.6A和3V,则图示中I=        A,U=        V。

(1)2.894-2.898;(2)0.48 ;2.20

解析试题分析:(1)螺旋测微器精确度为0.01mm,其读数为2.5+39.5×0.01="2.895mm" (2) 电流表0.6A量程最小格表示0.02A,故其读数为0.40+4×0.02=0.48A;电压表量程为3V,最小格表示0.1V,故其读数为2.20V
考点:螺旋测微器读数 电流表、电压表读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分)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做如下测量。
(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____倍率的电阻档(填:“×10”或“×1k”),并____再进行测量,之后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____Ω。

(2)某同学想精确测得上述待测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r1=10Ω)   
B.电流表A2(量程200mA、内阻r2约为2Ω)
C.电流表A3(量程0.6A、内 阻r3约为O.2Ω)  D.定值电阻R0=30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Ω)   F.电源E(电动势为4V)
G.开关S、导线若干
回答:
①某同学设计了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为保证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M、N两处的电流表应分别选用:M为        ;N为        .(填器材选项前相应的英文字母)

②若M、N电表的读数分别为IM、IN,则Rx的计算式为Rx          .(用题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点O、A、B、C、D、E、F为选取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__m/s (2)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分)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一未知电阻的阻值,若将选择开关拨至“×100Ω”的挡位测量时,指针停在刻度盘0Ω附近处,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步骤:

A.将两根表笔短接
B.将选择开关拨至“×1kΩ”挡
C.将选择开关拨至“×10Ω”挡
D.将两根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记下读数
E.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停在0Ω刻度线上
F.将选择开关拨至交流电压最高挡上
将上述步骤中必要的步骤选出来,这些必要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填写步骤的代号);若操作正确,上述D步骤中,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此未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分)如图甲所示,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两端系着质量均为M的物块A、B,A下端与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B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片C,固定的金属圆环D处在B的正下方。系统静止时C、D间的高度差为h。先接通电磁打点计时器,再由静止释放B,系统开始运动,当B穿过圆环D时C被D阻挡而停止。

(1)整个运动过程中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由此可计算出C被阻挡前B的加速度大小a =       m/s2;B刚穿过D时的速度大小v =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用该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则需验证等式         是否成立。还可运用图象法加以验证:改变物块B的释放位置,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每次C、D间的高度差h,并求出B刚穿过D时的速度v,作出v2 – h图线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代入数据再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比较,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均用题中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一个办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到数码相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一些旧电池以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等电子元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0(约为2 kΩ),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 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 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4 V,电阻RV约为4.0 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 mA,内阻不计)
C.电流表A2(量程2 mA,内阻不计)
D.滑动变阻器R1(0~2 kΩ,额定电流0.1 A)
E.电阻箱R2(0~999.9 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1) 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所选取的相应器材(电源用待测的锂电池)均标在图上,其器材选取中有不妥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                      .

(2) 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R1、电压表V已损坏,请用余下的器材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① 请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标注所用器材符号);
② 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取得多组数据,然后通过作出如图所示的线性图象处理数据,则电源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1)此实验中可以不测量小车加速度的具体值,原因是                         

A.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其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B.运动时间相同,速度与加速度成正比,比较末速度即可。
C.位移相同,加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反比,比较运动时间即可
D.运动时间相同,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比较位移即可。
(2)通过改变              ,就可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
(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以a为纵坐标、______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二者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以及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1 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分别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U-I直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首先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电源的电压,电表指针和选择开关分别如图所示,则该电表读数为_____V;


(2)根据甲乙两同学描绘的直线,可知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填“V1”或“V2”)和电流表A的数据描绘的图线,可以测得     (填写物理量符号RE和r),计算结果为    
(3)甲、乙图线的交点表示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恰好位于     (填:最左端、最右端或中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用伏安法测量一未知电阻R的阻值,给定器材及规格为:
电流表(量程0~5 mA,内阻约为10 Ω);
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为3 kΩ);
最大阻值约为100 Ω的滑动变阻器;
电源E(电动势约3 V);
开关S、导线若干。

(1)由于不知道未知电阻的阻值范围,先采用如图甲电路试测,读得电压表示数大约为2.5 V,电流表示数大约为5 mA,则未知电阻阻值Rx大约为________Ω;
(2)经分析,该电路测量误差较大,需作改进。请直接在原图甲上改画;①在不需要的连线上画“×”表示,②补画上需要添加的连线;
(3)对改进的电路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像,得Rx=______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