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所示的“s”形玩具轨道,该轨道是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相等的半圆对接而成,圆半径比细管内径大得多,轨道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轨道在水平方向不可移动.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球(小球的直径略小于细圆管内径)从a点沿水平地面向b点运动并进入轨道,经过轨道后从最高点d水平抛出.已知小球与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段长L,圆的半径R,小球质量m,求:
(1)若小球经d处时,对轨道上臂有压力,则它经过b处时的速度满足什么条件?
(2)为使小球离开轨道d处后,不会再碰到轨道,则小球离开d出时的速度至少为多大?

分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求解;
(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处理的方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综合,借助于几何关系,即可求解;根据动能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向心力表达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经d点时
Fd+mg=m$\frac{{v}_{d}^{2}}{R}$
Fd>0
即vd$>\sqrt{gR}$
小球从b到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frac{1}{2}$mvd2+4mgR=$\frac{1}{2}$mvb2
解得vb$>3\sqrt{gR}$
(2)假设恰好落到竖直位移3R处,则该点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这不符合平抛运动的规律.设小球离开d出时的速度为vd时,在运动过程中与轨道恰好相碰,即小球的运动轨迹与圆相切.以d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坐标系,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x=vat               
y=$\frac{1}{2}g{t}^{2}$                        ②
由①②两式得y=$\frac{g}{2{v}_{d}^{2}}{x}^{2}$          ③
由解析几何知识得x2+(y-3R)2=R2
联立③④两式得y2+($\frac{2{v}_{d}^{2}}{g}$-6R)y+8R2=0    ⑤
要使的抛物线与圆相切,则方程⑤的△判别式为零,即
△=($\frac{2{v}_{d}^{2}}{g}$-6R)2-32R2=0
解得:vd=$\sqrt{(3-2\sqrt{2})gR}$
故小球离开轨道d处后,不再碰到轨道,小球离开d出时的速度至少为$\sqrt{(3-2\sqrt{2})gR}$
答:(1)若小球经d处时,对轨道上臂有压力,则它经过b处时的速度满足vb$>3\sqrt{gR}$
(2)为使小球离开轨道d处后,不会再碰到轨道,则小球离开d出时的速度至少为$\sqrt{(3-2\sqrt{2})gR}$

点评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等规律的应用,知道向心力的表达式,同时注意受力分析的研究对象确定,本题同时还要注意数学规律的基本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你可能到公园或游乐园蹦床.如图所示是一同学某次蹦床跳起后的v-t图象,结合你的体会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他所做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
(2)他跳起时的速度多大?
(3)哪段时间内上升?哪段时间内下降?
(4)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是选上升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还是选下降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5)他跳得多高?
(6)他在4s末回到蹦床上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关于场强的三个公式①E=$\frac{F}{q}$②E=k$\frac{Q}{{r}^{2}}$③E=$\frac{U}{d}$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  )
A.三个公式都只能在真空中适用
B.公式②能在真空中适用,公式①和③在真空中和介质中都适用
C.公式①适用于任何电场
D.公式②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公式③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知,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  )
A.0<t<2 sB.4 s<t<5sC.5s<t<6sD.6s<t<8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实验前需要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利用现有器材如何判断导轨是否水平?接通气源,将滑块静置于气垫导轨上,若滑块基本保持静止,则说明导轨是水平的(或轻推滑块,滑块能基本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0.52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2×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0.43m/s.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s和滑块的质量M(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3)本实验通过比较mgs和$\frac{1}{2}$(m+M)($\frac{d}{△t}$)2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部分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正确的是C.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2)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0.314m/s,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0.499m/s2.(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EA>EB,φA>φBB.EA>EB,φA与φB无法判断大小
C.EA与EB无法判断大小,φA>φBD.可能有EA=EB,φA>φ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上、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底端固定一与斜面偏小的轻弹簧,劲度系数k=40N/m.将一质量为m=0.2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置在质量M=0.8kg的木板上,木板和物块一起自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当木板的下端到达A点时,弹簧的压缩量x1=0.1m,木板正处在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速度v0=1m/s,此时物块刚好相对木板开始滑动;木板继续向下运动,其下端到达B点时,木板处于平衡状态,物块恰好将滑离木板(滑离后物块未触及弹簧和斜面).设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木板下端首次到达A点时,木板的加速度a的大小.
(2)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木板下端再次返回到A点时,木板的速度v0.(结果可保留根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如图所示,质量为2m、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A固定于一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O点,绳的另一端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B,绳长为l,将小球拉起至与球A等高的位置后无初速度释放.
(1)则小球B经过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
(2)则小球经过最低点C时绳受到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