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为了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室可以提供如下器材:A端固定、B端高度可以调节的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个、计时器一个、米尺一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a. 调节长木板B端高度,让木块从板上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板的底端A处,用计时器记下木块下滑所用的时间t。

b.用米尺测量C与A之间的距离s,则木块下滑的加速度a=

c.用米尺测量长木板B端相对于水平桌面的高度h和长木板的总长度l。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用实验的测量量表示)

d.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求出的平均值。

在上述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某同学通过改变斜面的倾角θ,测出了多个加速度a1、a2、a3 ,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平均值,用该平均值计算出动摩擦因数。你认为该同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b. c. d. 斜面B端的高度h

不正确。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是对同一测量量在同样条件下的测量值的平均。(其他答案合理即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据运动学关系,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则动摩擦因数为:,而,所以有:不正确,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是对同一测量量在同样条件下的测量值的平均。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和运动学关系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广元市高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表演“隐形的大头针”节目,某同学在半径为r的圆形软木片中心垂直插入一枚大头针,并将其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大头针朝下),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为了保证表演成功(在水面上看不到大头针),大头针末端离水面的最大距离h为

A.r B.r C.r D.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1所示,一长为l且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空间存在一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1)判断小球所带电荷的性质,并求出小球所带的电荷量q;

(2)如图2所示,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水平拉直状态。释放小球,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

a.求小球摆动过程中最大速度vm的大小;

b.三位同学对小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合力的大小F进行了讨论:第一位同学认为;第二位同学认为F<mg;第三位同学认为F=mg。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请给出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盘和重物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盘和重物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填写所选选项的序号)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盘和重物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盘和重物,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盘和重物,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20g,m=10g、15g 、20g、25g、30g、40g

BM=200g,m =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 =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 =20 g、40g、60g、80g、100g、120g

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x6。已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关于小车的加速度a的计算方法,产生误差较小的算法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小 

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放热,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A通以图甲所示的方波交变电流,B通以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流,则两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PA:PB等于

A.5:4 B.3:2 C. 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月统一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折射率n1=1.5的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MN的止方。整个装置置于盛满折射率为n2=1.5的液体的容器中,其平面AB到MN的距离为h=20cm。一束单色光沿图示方向射向圆心O,经玻璃砖后射到光屏上的O点。现使玻璃砖绕圆心O点顺时针转动。

①当玻璃砖转过30°时,求射到光屏上的光点到的距离x;

②求射到光屏上的光点离的最远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第六次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B.光的波长越小,光子的能量越小

C.在放射性元素中掺杂某种稳定元素并大幅度地降低它的温度就可以减小它的半衰期

D.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E.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天津市红桥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路甲、乙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直流电阻值相同都较小,接通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D发光。则

A.在电路甲中,断开S,D将逐渐变暗

B.在电路甲中,断开S,D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C.在电路乙中,断开S,D将立刻熄灭

D.在电路乙中,断开S,D将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