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单摆振动过程中振幅可能减小了B、测摆长时,仅测了摆线长度C、测摆长时,将线长加了小球直径D、测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记为N+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则分子平均动能越大B、温度是物体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运动速度变快C、当某物体的内能增加时,则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一定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弹簧连接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则该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为原来的
1
2
,则单摆振动的频率将不变,振幅变小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D、单摆在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下做受迫运动,则外力的频率越大,单摆的振幅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单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运动的回复力是由摆线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的B、摆球运动过程中,经过同一点的速度是不变的C、摆球运动过程中 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偏角小于5,但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偏大,可能原因是 (  )
A、振幅较小B、测摆长时,只量出摆线的长度,没有从悬挂点量到摆球中心C、数振动次数时,少计了一次D、数振动次数时,多计了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一组器材为(  )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测定的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比当地公认值小,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A、摆球质量太大了B、量摆长时从悬点量到球的最下端C、计算摆长时忘记把小球半径加进去D、计算周期时,将41次全振动误记为40次全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组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定了6组摆长L和周期T的对应值.为了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4位同学提出了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A.从测定的6组对应值中任意选取1组,用公式g=
4π2L
T2
求出g作为测量值;
B.先分别求出6个L值的平均值
.
L
和6个T值的平均值
.
T
,再用公式g=
4π2
.
L
.
T
2
求出g作为测量值;
C.先分别用6组L、T的对应值,用公式g=
4π2L
T2
求出6个对应的g值,再求这6个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D.在坐标纸上作出T2-L图象,从图中计算出图线的斜率k,根据g=
π2
k
求出g作为测量值1,3,5.
你认为以上4种方法中,错误的是哪一种
 
(填代号即可),其余正确方法中,偶然误差最小的是
 
(填代号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或做法正确的是
 
(选填下列措施前的序号)
A.为了便于计时观察,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不能太短
C.摆球为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测量周期时,单摆全振动的次数30~50次
E.将摆球和摆线平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间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摆线从O点吊起.
(2)测摆长时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单摆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摆长为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秒表读数为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