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来,该关系图象最好应选用        

A.a-m图象             B.m-a图解  

C.图解           D.图解

(2)(4分)若在实验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B

两图象,图 A中三线表示实验中                    不同。   

图B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答案】

(1)(3分)      C      

(2)(4分)   质量  ;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①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小车的质量
小车的质量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
小车的合外力
小车的合外力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②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研的关系,往往用a-
1
m
关系图象表示出来.如果a-
1
m
去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物体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
成反比
成反比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某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小车通过计数点2时的速度为
0.39
0.39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0.6
0.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
小车的质量
小车的质量
不变.实验中应把长木板在小车运动的起始端适当垫高,这样做是为了
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
拉力F
拉力F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3)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来,该关系图象最好应选用
C
C

A.a-m图象  B.m-a图象   C.a-
1
m
图象   D.
1
a
-
1
m
图象
(4)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在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0.082
0.082
m/s和小车在此过程中的加速度a=
0.19
0.19
m/s2(计算结果均要求取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2)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a-
1
m
关系图象表示出来.如果a-
1
m
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来,该关系图象最好应选用        

A.a-m图象            B.m-a图解  

C.图解          D.图解

(2)(4分)若在实验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B

两图象,图 A中三线表示实验中                    不同。   

图B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