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1?上饶二模)(I)已知金属铯的逸出功为1.9eV,在光电效应实验中,要使铯表面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0eV,入射光的波长应为
4.3×10-9
4.3×10-9
m.(h=6.7х10-34Js)
(II)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
3
2
He核的质量为3.0150u.
(1)写出两个氘核聚变成
3
2
He的核反应方程;
(2)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3)若两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做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反应中生成的 
3
2
He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
分析:(Ⅰ)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γ-W和c=λγ结合求出入射光的波长.
(Ⅱ)(1)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书写核反应方程.
(2)先求出核反应中质量亏损,再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求出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3)两氘核对心碰撞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生成的
3
2
He核和中子的动能之和等于原来的反应动能与释放的核能之和.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列方程,求解
3
2
He核和中子的动能.
解答:解:(I)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γ-W和c=λγ得,
       Ek=h
c
λ
-W
代入解得,λ=4.3×10-9 m
(II)(1)由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为:
2
1
H+
2
1
H→
3
2
He+
1
0
n
(2)由题给条件得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
△m=2.0136u×2-(3.0150+1.0087)u=0.0035u
所以释放的核能为
△E=△mc2=931.5×0.0035MeV=3.26 MeV.
因为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即转化为He核和中子的动能.
3
2
He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速度分别为υ1、υ2
则由动量守恒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
   m1υ1-m2υ2=0
   Ek1+Ek2=2Ek0+△E
解方程组,可得:
Ek1=
1
4
(2Ek0+△E)=
1
4
×(2×0.35+3.26)MeV=0.99 MeV,
Ek2=
3
4
(2Ek0+△E)=
3
4
×(2×0.35+3.26)MeV=2.97 MeV.
故答案为:
(I)4.3×10-9
(II)(1)核反应方程为:
2
1
H+
2
1
H→
3
2
He+
1
0
n.
(2)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3.26 MeV.
(3)反应中生成的
3
2
He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0.99 MeV和2.97 MeV.
点评:光电效应是选修3-5的重点内容,要加强学习,牢固掌握.对于核反应书写核反应方程,要抓住微观粒子的碰撞,相当于弹性碰撞,遵守两大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上饶二模)如图所示,AB为斜面,BC水平面.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v向右抛出一小球,其第一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s1;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2v向右抛出一小球,其第一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s2.不计空气阻力,则s1:s2可能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上饶二模)被竖直上抛的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与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R,设空气阻力在运动中大小不变.则重力与空气阻力大小之比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上饶二模)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0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的质量m1=4kg的物块P,Q为一重物,已知Q的质量m2=8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600N/m,系统处于静止,如右图所示.现给Q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斜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s时间内,F为变力,0.2s以后,F为恒力.求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上饶二模)承载着我国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天宫一号”将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随后将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从此以“天宫一号”为平台开展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验证,假设“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离地高度分别为h1、h2,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自转影响,引力常量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上饶二模)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如果用S1、S2、S3、S4、S5、S6 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s6+s5+s4)-(s3+s2+s1)
9T2
(s6+s5+s4)-(s3+s2+s1)
9T2
.其大小为a=
1.93
1.93
m/s2
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1.19
1.19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