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若卫星的发射速度为v0,第一宇宙速度为v1,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为v2,则(  )
分析:了解同步卫星的特点和第一宇宙速度的含义.
当万有引力刚好提供卫星所需向心力时 卫星正好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1.若是供大于需 则卫星做逐渐靠近圆心的运动 
2.若是供小于需 则卫星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解答:解:A、7.9km/s即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最大的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要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v的表达式可以发现,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v0>v1>v2.故A正确
B、若卫星的发射速度为2v0,即大于11.2km/s,将脱离地球,故B错误
C、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在轨道Ⅰ上,由P点向Q点运动,万有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P点的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故C错误
D、从椭圆轨道Ⅰ到同步轨道Ⅱ,卫星在Q点是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要实现这个运动必须卫星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所以应给卫星加速,增加所需的向心力.所以在轨道Ⅱ上Q点的速度大于轨道上Ⅰ经过Q点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知道第一宇宙速度的特点.
卫星变轨也就是近心运动或离心运动,根据提供的万有引力和所需的向心力关系确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揭阳模拟)如图,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
小于
小于
  11.2km/s(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必定
小于
小于
  7.9km/s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人地球同步轨道Ⅱ,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其中有5颗地球同步卫星.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如图所示,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