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正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装置如图1.
①本实验采取了下面哪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B
B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小量放大法       D、建立理想模型法
②在该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BC
BC
.               
A.两弹簧秤的读数应尽量接近
B.描点作图时铅笔应尖一些,作图比例适当大一些
C.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两弹簧秤的示数适当大些
D.用两个弹簧秤拉时,细绳套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①请按电路原理图将图3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开关闭合前应置于
a
a
端.(选填“a”或“b”)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R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该温度下的电阻值,将它与此时的水温一起记入表中.改变水的温度,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该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纸中画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图4.
温度(摄氏度)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阻值(千欧) 8.0 5.2 3.5 2.4 1.7 1.2 1.0 0.8
③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曲线(图中已画出)可以看出二者有一定的差异.在相同的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理论值
偏大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这种误差的原因是(不包含读数等偶然误差)
电流表内接法造成的误差
电流表内接法造成的误差

④已知电阻的散热功率可表示为P=k(t-t0,其中k是比例系数,t是电阻的温度,t0是周围环境温度.现将本实验所用的热敏电阻接到一个恒流电源中,该电源可以使流过它的电流在任何温度下恒为40mA,t0=20℃,k=0.16W/℃,由理论曲线可知,该电阻的温度大约稳定在
50
50
℃.
分析:(1)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法”,理解等效法的应用.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以及这些具体操作的意义.
(2)做电学实验时首先要注意安全性原则,在变阻器使用分压式接法时,为保护电流表应将变阻器有效电阻打到零.
解答:解:(1)①由实验原理可知该同学正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采取了等效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②A、两弹簧秤的读数不一定要接近,故A错误.
B、描点作图时铅笔应尖一些,作图比例适当大一些,可以减小相对误差,故B正确.
C、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两弹簧秤的示数适当大些,可以减小读数的误差,故C正确.
D、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在作图时有利于减小误差即可,并非越大越好,若夹角很大,则合力很大,会使一根弹簧拉时超过量程,故D错误.
故选BC.
(2)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因当滑动触头打到a端时待测电路电压或电流为零,从而保护电流表.故答案为a.
②画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图:

③由于实验采用的是电流表内接法,所以电压表读数大于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在相同的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理论值偏大.
④)电阻的散热功率可表示为P=k(t-t0)=I2R  I=40mA
R=100(t-t0),在R-t图象中做出如图所示的图线,据其与理论图线的交点即可求得
该电阻的温度大约稳定在50℃.
故答案为:(1)①B  ②BC
(2)①a,见图
②见图
③偏大,电流表内接法造成的误差
④50
点评:(1)理解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了解具体操作,加强动手实验.
(2)一般电学实验离不开变阻器,变阻器由分压和限流之分,在要求电压或电流从零调时必须用分压式接法;伏安法测电阻时有电流表内接与外接之分,外接时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得电阻测量值偏小,内接时偏大,须牢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验证楞次定律,他的实验步骤有遗漏,实验步骤如下
①弄清两线圈导线的绕向,把电池、线圈A、滑动变阻器和电键串联组成一个电路,
②把灵敏电流计利线圈B组成一个电路.
③接通电源,给线圈A通电,并记录下线圈A中的电流方向,把线圈A插入线圈B中,停一会后再取出米,当线圈A正插入和取出的过程中,以及停止运动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有无偏转,并记下指针偏转的方向.
④改变线圈A中的电流方向.按③重复做实验,观察电流表的指计有无偏转,并记录下指针偏转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实验记录来验证楞次定律,分析他在实验中遗漏了
查明电流表G指针偏转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
查明电流表G指针偏转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
的重要一步.
(2)请你根据如图用导线:将如图中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3)图1中的A、B分别为两线圈的截面图,如果B线圈中产生如图2所示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可能是因为:
BC
BC

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键,使A线圈中顺针方向的电流逐渐增大.
B.通有顺时针方向电流的A线圈,正在从B线圈中取出.
C.将铁芯插入通有逆时针方向电流的A线圈中.
D.断开电键,使A线圈中的逆时针方向的电流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
3.6
3.6
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D
D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该同学正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采取了下面哪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B
B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小量放大法       D、建立理想模型法
(Ⅱ)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1)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求出0.1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答:
b
b

(2)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2.0
2.0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答题卷图上),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答:
y轴相当于v轴
y轴相当于v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滑板运动已成为青少年所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进行滑板运动。图中AB段路面是水平的,BCD是一段半径R =20m的拱起的圆弧路面,圆弧的最高点C比AB段路面高出h =1.25m。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60kg。该同学自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在AB路段他单腿用力蹬地,到达B点前停止蹬地,然后冲上圆弧路段,结果到达C点时恰好对地面压力为零,不计滑板与各路段之间的摩擦力及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g取10m/s2)。求:

(1)该同学到达C点时的速度;(2)该同学在AB段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下)第七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正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装置如图1.
①本实验采取了下面哪种常用的研究方法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小量放大法       D、建立理想模型法
②在该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可行的有______.               
A.两弹簧秤的读数应尽量接近
B.描点作图时铅笔应尖一些,作图比例适当大一些
C.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两弹簧秤的示数适当大些
D.用两个弹簧秤拉时,细绳套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①请按电路原理图将图3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开关闭合前应置于______端.(选填“a”或“b”)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R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该温度下的电阻值,将它与此时的水温一起记入表中.改变水的温度,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该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纸中画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图4.
温度(摄氏度)30405060708090100
阻值(千欧)8.05.23.52.41.71.21.00.8
③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曲线(图中已画出)可以看出二者有一定的差异.在相同的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理论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这种误差的原因是(不包含读数等偶然误差)______.
④已知电阻的散热功率可表示为P=k(t-t,其中k是比例系数,t是电阻的温度,t是周围环境温度.现将本实验所用的热敏电阻接到一个恒流电源中,该电源可以使流过它的电流在任何温度下恒为40mA,t=20℃,k=0.16W/℃,由理论曲线可知,该电阻的温度大约稳定在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