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θ将减小,
Ep将不变,E将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分析 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极板上的电量不变;根据电容器的定义式可分析电容的变化,再根据决定式分析电压的变化,从而分析静电计指针夹角的变化;根据U=Ed分析电场强度的变化;根据电势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可分析P点电势,再由电势分析电势能的变化.

解答 解: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故电量不变;上极板向下移动时,两板间的距离减小,
根据C=$\frac{?s}{4πkd}$ 可知,电容C增大,则根据C=$\frac{Q}{U}$ 可知,电压U减小;故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frac{U}{d}$=$\frac{Q}{Cd}$=$\frac{4πkQ}{?S}$;因此电场强度与板间距无关,因此电场强度不变;
再根据设P与下极板距离为l,则P点的电势φP=El,电势能EP=ELq; 因此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减小,不变,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电容的决定式和定义式;同时注意要掌握相关结论的应用,如本题中可以直接应用结论:当充电后断开电源时,如果只改变两板间距离,则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量之比为1:3,在真空中相距r,把它们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间的静电力可能为原来的(  )
A.$\frac{2}{3}$B.$\frac{3}{3}$C.$\frac{4}{3}$D.$\frac{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所示,长为2L的轻杆上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下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于地面上的O点,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定滑轮固定于地面上方L处,电动机由跨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绳子与杆的中点相连,启动电动机,杆从虚线位置绕O点逆时针倒向地面,假设从α=60°到α=0°的过程中,杆做匀速转动(设杆与水平的夹角为α),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此过程中(  )
A.在前一半路程电动机对杆做的功比在后一半路程少
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α=0°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大
D.α=30°时杆对球作用力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力、运动状态及惯性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一圆环套在竖直光滑的杆上,杆的直径比环的内径略小,圆环通过轻弹簧与放在地面上的物块相连.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由静止释放圆环,到圆环向下的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圆环未着地,物块一直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环在释放瞬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下落过程中,杆对圆环的作用力水平向左
C.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在减小
D.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在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如图1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均为1kg的A、B两个物块,B物块用长为0.25m的细线与固定在转盘中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两个物块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可不计.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当转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E.试通过计算在如图2坐标系中作出F-ω2图象.(g=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甲所示,在材质均匀的圆形薄电阻片上,挖出一个偏心小圆孔.在彼此垂直的直径AB和CD两端引出四个电极A、B、C、D.先后分别将A、B或C、D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路上,如图乙和图丙所示.比较两种接法中电阻片的热功率大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接在CD两端电阻片热功率大B.两种接法电阻片热功率一样大
C.接在AB两端电阻片热功率大D.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的伏安特性曲线甲、乙分别反映了电源1、2的外电压随流过电源的电流变化规律,电源1、2的内阻分别用r1、r2表示,现将2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分别接在电源1、2的两端,电路中的电流分别用I1、I2表示,此时电源1、2的输出功率分别用P1、P2表示,两电源的效率分别用η1、η2表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r1>r2,I1>I2B.r1>r2,I1<I2C.P1>P2,η1<η2D.P1<P2,η1<η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l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l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frac{2s}{{t}^{2}}$.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frac{mgh}{s}$.
④改变斜面的高度h,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frac{1}{{t}^{2}}$为缎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
②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向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