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甲所示,与x轴成45°角的虚线OM和EF以及弹性挡板GH把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分割成Ⅰ、Ⅱ、Ⅲ、Ⅳ四个区域,Ⅰ、Ⅱ、Ⅲ三个区域内均有理想边界的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Ⅳ为真空,若不断有初速度为零且$\frac{q}{m}$=103C/kg的带正电粒子经过图乙所示电压加速后,由P点垂直x轴方向进入 I区域,已知B1=B3=1T,B2=0.5T,OP=0.4m,EF和GH间的水平距离为d=0.16m.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求:

(1)带电粒子在 I区域里运动的最大轨道半径;
(2)带电粒子从P点出发到第一次离开Ⅱ区域所用的最短时间;
(3)若带电粒子与弹性板GH相碰后速度大小和电量不变,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弹性板GH夹角相等,则第一次进入Ⅲ区域的带电粒子从EF边界离开磁场时出射点到进入点的距离l的取值范围.

分析 (1)设带电粒子由P点进入Ⅰ区域时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结合电压范围即可求解速度范围,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最大半径;
(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从P点出发到第一次离开Ⅱ区域所用的时间为带电粒子在Ⅰ区域和Ⅱ区域的运动的时间之和,根据圆心角与周期的关系分别求出在Ⅰ区域和Ⅱ区域的运动时间,从而求解;
(3)由(2)可知,所有粒子将从EF边界的同一点A进入Ⅲ区域,求出粒子在Ⅲ区域运动的轨道半径范围,当运动轨迹刚好与GH相切时,粒子向下运动最远,根据几何关系求解.

解答 解:(1)设带电粒子由P点进入Ⅰ区域时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
$qU=\frac{1}{2}m{v}^{2}$…①
由乙图知5V≤U≤20V…②
联立①②并带入数据解得:100m/s≤v≤200m/s…③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Bqv=$m\frac{{v}^{2}}{R}$…④
由④式知,当v=200m/s时粒子在Ⅰ区域运动半径最大,设为Rm,带入数据解得:
Rm=0.2m…⑤,
(2)依题意有B1=2B2,由④式可知,带电粒子在Ⅱ区域的轨道半径是Ⅰ区域轨道半径的2倍,由几何关系知,进入Ⅱ区域的粒子将由P点正上方同一Q点沿水平方向离开Ⅱ区域经Ⅳ区域进入Ⅲ区域,如答图甲所示:
由图可知,当v=200m/s时,由⑤式可知,带电粒子从P点出发经O点进入Ⅱ区域,到第一次粒子Ⅱ区域所用的时间最短为:t=t1+t2…⑥,
其中t1为粒子在Ⅰ区域的运动时间为:${t}_{1}=\frac{{T}_{1}}{2}$…⑦,
t2为粒子在Ⅱ区域的运动时间为:${t}_{2}=\frac{{T}_{2}}{4}$⑧,
T1、T2分别为带电粒子在Ⅰ区域和Ⅱ区域的运动周期,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T=$\frac{2πR}{v}$…⑨,
由④⑨式得:${T}_{1}=\frac{2πm}{q{B}_{1}}$,${T}_{2}=\frac{2πm}{q{B}_{2}}$…(10),
联立⑥⑦⑧(10)式并带入数据解得:t=6.18×10-3s…(11)
(3)由(2)可知,所有粒子将从EF边界的同一点A进入Ⅲ区域,如答图乙所示,由③④式可知,
粒子在Ⅲ区域运动的轨道半径范围为:0.1m≤R≤0.2m…(12),
当运动轨迹刚好与GH相切时,粒子向下运动最远,此时半径R=0.16m,粒子到达最远,有:AC=2R=0.32m…(13),
当粒子轨道半径最小时,有:AD=2Rn=0.20m…(14),
当粒子轨道半径最大时,与弹性板GJ相碰于N点,由几何关系得:
AK=${R}_{m}-\sqrt{{{R}_{m}}^{2}-{d}^{2}}=0.08m$…(15),
根据对称性可知,粒子反弹后交EF于S点,所以有:AS=2AK=0.16m<AD=0.2m…(16),
因此,第一次进入Ⅲ区域的带电粒子从EF边界离开磁场时出射点到进入点的距离范围为:0.16m≤l≤0.32m.
答:(1)带电粒子在 I区域里运动的最大轨道半径为0.2m;
(2)带电粒子从P点出发到第一次离开Ⅱ区域所用的最短时间为6.18×10-3s;
(3)第一次进入Ⅲ区域的带电粒子从EF边界离开磁场时出射点到进入点的距离l的取值范围为0.16m≤l≤0.32m.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以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基本公式得直接应用,一要仔细分析粒子的运动情况,二要根据几何知识画出轨迹,这两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几何关系求解,难度较大,属于难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abcd位于纸面内,线圈电阻不计,边长为L,匝数为N,线圈内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过ab中点和cd中点的连线OO′恰好位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的右边界上,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当线圈绕OO′转过90°时,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frac{NB{L}^{2}}{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质量为m的A球以速度v0与质量为3m的静止B球沿光滑水平面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速度大小为$\frac{{v}_{0}}{2}$,试求B球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拴在天花板上的O点,现将小球拉开,使摆线L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并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圆锥摆运动).求:
(1)细线的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2)小球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
(3)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及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2:3而转过的角度之比φA:φB=3:2,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A:vB=2:3;周期之比TA:TB=2:3,半径之比是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距地平面的高度为H,把小球以水平速度为$\sqrt{gH}$水平抛出,以地平面为参考平面,求小球速度为落地速度的$\frac{2}{3}$时的重力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图1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圈2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
A.发电机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约为500 V
B.用户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100 Hz
C.输电线的电流只由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
D.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减小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则在该时刻(  )
A.B、C两点的平衡位置间距为$\frac{λ}{4}$,即1m
B.B点的振幅最大,C点的振幅是0
C.经一个周期,质点从A点到达E点
D.如果质点B在0.35s内通过的路程为14cm,则波速为2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初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28 V,内阻r=2 Ω,电阻R1=12 Ω,R2=R4=4 Ω,R3=8 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 pF,虚线到两极板的距离相等,极板长L=0.20 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 m.

(1)若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将其闭合后,流过R4的电荷量为多少?

(2)若开关S断开时,有一个带电微粒沿虚线方向以v0=2.0 m/s的初速度射入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带电微粒刚好沿虚线匀速运动,问:当开关S闭合后,此带电微粒以相同的初速度沿虚线方向射入两极板间,能否从极板间射出?(要求写出计算和分析过程,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