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1?湛江模拟)甲、乙两车在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由图中点的坐标可知各时刻的速度,由图象的斜率可知加速度,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两车的位移,则可确定何时两车相遇,由位移可求得平均速度.
解答:解:AB、由图象可知,tl时刻两车的速度相等,而之前甲的速度一直比乙的快,故此时两车相距最远,故A错误,B正确;
C、tl时刻两车速度相等,但由于图象的斜率不同,故加速度不同,故C错误;
D、0到tl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由v=
s
t
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速度-时间图象中要注意观察三点:一点,注意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线,注意斜率的意义;三面,速度-时间图象中图形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湛江模拟)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B=1.2T的匀强磁场中,让导体PQ在U型导轨上以速度υ0=10m/s向右匀速滑动,两导轨间距离L=0.5m,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PQ中的电流方向分别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湛江模拟)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粗糙轨道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弧形轨道在P点相切,质量为m的滑块B静止于P点;质量为2m的滑块A由静止开始沿着光滑弧形轨道下滑,下滑的起始位置距水平轨道的高度为h,滑块A在P点与静止的滑块B碰撞后,两滑块粘合在一起共同向左运动.两滑块均可视为质点,且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P点切线水平.求:
(1)滑块A到达P点与B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两滑块最终停止时距P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湛江模拟)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在器材的选用和调节上,除满足钩码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外,还须满足的另一个要求是
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所示,则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表示)
s2+s3
2T
s2+s3
2T

③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钩码的质量和小车的质量
钩码的质量和小车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湛江模拟)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n1=l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2=200匝,交变电源的电动势e=220
2
sin314tV
,电阻R=88Ω,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