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B.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_{2}^{4}$He+${\;}_{13}^{27}$Al→${\;}_{15}^{30}$P+${\;}_{0}^{1}$n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E.若原来有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10个,则经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了衰变

分析 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的物理状态以及化学状态无关.

解答 解: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A正确;
B、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告诉我们,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故B正确;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C正确;
D、D选项反应方程式是人工发现中子的反应,是人工转变方程.故D正确;
E、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不适用.故E错误.
故选:ABCD

点评 本题需要重点掌握的是半衰期,知道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决定,对少数粒子不适用,并题解质能方程的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1:4
B.电压表的示数为55 V
C.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0Ω,则1 min内产生的热量为3025 J
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一根长20cm的通电导线放在磁感应强度为0.4T的匀强磁场中,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若它受到的安培力为4×103N,则导线中的电流是多少?若将导线中的电流减小为0,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一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以水平初速度v0由P点射入,入射方向与电场线垂直.带电微粒从Q点射出电场时,其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夹角为30°.已知匀强电场的宽度为d,P、Q两点的电势差为U,设P点的电势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带电微粒在Q点的电势能;
(2)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3)当该带电微粒电势能为-$\frac{1}{2}$qU时,机械能变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杂技演员表演“水流星”,在长为0.9m的细绳的一端,系一个与水的总质量为m=0.5kg 的盛水容器,以绳的另一端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的速率为3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m/s2)(  )
A.“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有水从容器中流出
B.“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绳的张力及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均为零
C.“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力的作用
D.“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5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的特性,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图甲中仪器A和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A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将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图乙中1、2、3为B发射的超声波信号,1'、2'、3'为对应的反射波信号.接收的反射波滞后时间已在图中标出,其中T0和△T为已知量.又知该测定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0,则根据所给信息可判断小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为(  )
A.小车往右运动速度v=$\frac{{v}_{0}•△T}{2{T}_{0}+△T}$
B.小车往左运动速度v=$\frac{{v}_{0}•△T}{2{T}_{0}+△T}$
C.小车往右运动速度v=$\frac{{v}_{0}•△T}{2{T}_{0}-(T+△T)}$
D.小车往左运动速度v=$\frac{{v}_{0}•△T}{2{T}_{0}-(T+△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m远的安全地方,人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问导火索至少需要多长才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frac{△x}{△t}$,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所示,一段长为1m、质量为2kg的通电导体棒悬挂于天花板上.现加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当通入I=2A电流时悬线的张力恰好为零.求:
(1)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如果电流方向不变,通入电流大小变为1A时,此时悬线总拉力又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