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甲车以10m/s,乙车以4m/s的速率在同一直车道中同向前进,若甲车驾驶员在乙车后方距离d处发现乙车,立即踩刹车使其车获得-2m/s2的加速度,为使两车不致相撞,d可以取(  )
A.3 mB.10 mC.16 mD.20 m

分析 为使两车不致相撞,当甲车追上乙车,两者的速度恰好相等时,两车刚好不相撞.根据速度公式和速度关系求解出时间,由位移公式和位移关系求解d的最小值.

解答 解:设经时间t,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即得  v=v0+at           
得 t=$\frac{v-{v}_{0}}{a}=\frac{4-10}{-2}s=3s$.
在时间t内,甲乙两车位移分别为:
 s=v0t+$\frac{1}{2}$at2=10×3m+$\frac{1}{2}×(-2)×{3}^{2}$m=21m
 s=vt=4×3m=12m
故为使两车不相撞,至少相距 d=s-s=9m,故BC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临界情况,即速度相等时恰好追上,结合位移关系进行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与电池连接,a处有一带电的小液滴,S闭合后,液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开关S闭合,A板稍向下移,则液滴将向下加速运动
B.保持开关S闭合,B板稍向右平移,则液滴仍将保持静止
C.充电后,将开关S断开,A板稍向下移,则液滴将向上加速运动
D.充电后,将开关S断开,将B板稍向右平移,则液滴仍将保持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试在平直跑道上进行,受试者站立在起点前,听到出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到达折返线处后,再转身跑向起点处(受试者可看作质点).设受试者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为零,返回时达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若受试者在加速和减速阶段的运动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4m/s2.问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三条纸带,分别以间隔相同点迹的方式依次剪成短纸条,按先后顺序一端对齐粘贴在一起.然后用平滑线段将各段纸带顶端的中点连起来,如图甲、乙、丙所示,则根据纸带的特点即可研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物体处于静止
B.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图乙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D.图丙表示物体的速度先随时间均匀增加,后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一块长方体木板被锯成如图所示的A、B两块放在水平面桌面上,A、B紧靠在一起,木块A的角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垂直于板的左边推木块B,使两木块A、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  )
A.木块B对木块A的弹力大于桌面对木块A的摩擦力
B.木块A只受一个摩擦力
C.木块A在水平面内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
D.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沿斜面匀加速滑下,当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frac{3}{4}$L处的速度为(  )
A.$\frac{v}{\sqrt{2}}$B.$\frac{v}{2}$C.$\frac{\sqrt{3}}{2}$vD.$\frac{v}{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电源,工作电压4~6v,当电源频率为50赫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CB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以下情况中能将人或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选手在3000m长跑比赛中的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一定速度匀速运动,将质量m=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的P点,物块运动到A点后被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人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C为圆弧上的两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1.0m对应圆心角θ=106°,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3.2m.小物块到达C点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动,2s后第二次经过D点,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1}{3}$,重力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小物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斜面上C,D点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