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如图甲是实验室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且固定.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面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终停在C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1.060cm;
(2)实验中除了测定遮光条的宽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BC;
A.小物块质量m                  B.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C.光电门到C点的距离s           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h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采用图象法来处理实验数据,他们根据(2)测量的物理量,建立图丙所示的坐标系来寻找关系,其中合理的是B.

分析 (1)游标卡尺的读数时先读出主尺的刻度,然后看游标尺上的哪一个刻度与主尺的刻度对齐,最后读出总读数;
(2)根据题目的叙述,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确定待测量与摩擦力的公式;
(3)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解答 解:(1)主尺的刻度:1cm,游标尺上的第12个刻度与主尺的刻度对齐,读数是:0.05×12=0.60mm,
总读数:10mm+0.60mm=10.60mm=1.060cm;
(2)实验的原理:根据遮光条的宽度与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即可求得滑块的速度:v=$\frac{d}{t}$;
B到C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s=0-$\frac{1}{2}$mv2
联立以上两个公式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frac{{d}^{2}}{2gs{t}^{2}}$;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光电门P与C之间的距离s,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故BC正确,AD错误.
(3)由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可知,μ与t2和s的乘积成反比,所以s与$\frac{1}{{t}^{2}}$ 的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应该建立的坐标系为:纵坐标用物理量$\frac{1}{{t}^{2}}$,横坐标用物理量s,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1)1.060;(2)BC;(3)B.

点评 本题通过动能定理得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从而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要先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依据实验的原理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上下不等宽的平行导轨,EF和GH部分导轨间的距离为L,PQ和MN部分的导轨间距为3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和cd的质量均为m,都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现对金属杆ab施加一个沿导轨平面向上的作用力F,使其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同时cd处于静止状态,则F的大小为(  )
A.$\frac{2}{3}$mgB.mgC.$\frac{4}{3}$mgD.$\frac{3}{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竖直放置的斜面AB的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的B端相切,C为圆弧最低点,圆弧半径为R,圆心O与A、D在同一水平面上,∠COB=30°,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无初速滑下,已知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小物体在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
(2)小物体通过C点时,对C点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引力常量为G,根据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月球绕地球的运行周期T和地球半径R
B.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速度v和运行周期T
C.地球自转的周期T和地球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D.地球半径R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长为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经过最高位置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为拉力,且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求
(1)小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2)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sqrt{6gL}$,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穿在一根光滑的固定杆上的两个小球A、B连接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杆与水平面成θ=37°角,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夹角为θ,OB绳沿竖直方向,则球A、B的质量之比为(  )
A.4:3B.3:4C.3:5D.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做竖直下抛运动的物体在第9s内和4s内的位移之差为(取g=10m/s2)(  )
A.5mB.10mC.25mD.5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
B.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C.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并揭示了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本质相同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产生磁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宣告了电磁学的诞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frac{{I}_{1}}{{I}_{2}}$=$\frac{{n}_{1}}{{n}_{2}}$B.I2=$\frac{{U}_{1}}{R}$C.I1U1=I22RD.I1U1=I2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