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中A、B、C、D、E为打点计时器打在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的点,(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三个点未画出)现测得AB=1.02cm;BC=2.62cm;CD=4.22cm;DE=5.82cm.由此可知:若带动纸带的物体在做匀加速运动,则纸带的
A
A
端与物体相连(填A或E),此纸带的加速度之值为
2.5m/s2
2.5m/s2
;B点过计时器时纸带的速度之值为
0.23m/s
0.23m/s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1)若带动纸带的物体在做匀加速运动,则应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越来越大,所以纸带的A端与物体相连.
(2)由于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三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8s,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设B到C之间的距离为x2,设C到D之间的距离为x3,设D到E之间的距离为x4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1
2
(a1+a2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x4+x3-x2-x1
4T2


a=
(5.82+4.22-2.62-1.02)×10-2
9×0.082
m/s2=2.5m/s2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即:vB=
xAC
2T
=0.23m/s
故答案为:A;2.5m/s2;0.23m/s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一条纸带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相连,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点,从打下的点中选取若干计数点,如图中A、B、C、D、E所示,纸带上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现测出AB=2.20cm,AC=6.40cm,AD=12.58cm,AE=20.80cm,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回答下列问题:
①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0.72
0.72
m/s;
②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0
2.0
m/s2.(①②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本探究实验是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进行这样的比较,是因为:
x=
1
2
at2
,即:加速度之比就等于位移之比
x=
1
2
at2
,即:加速度之比就等于位移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设小车质量和车上砝码质量之和为M,砂及砂桶的总质量为m,分别得出如图中a、b、c、d四个图线.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BD
BD


A.甲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远远大于m
B.乙操作时摩擦力平衡不足
C.丙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D.丁一定没有平衡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v0=
2
gL
2
gL
(用g、L表示),其大小是
0.7m/s
0.7m/s
.小球抛到c点的速度大小为vc=
41Lg
2
41Lg
2
(用g、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课题研究:某小组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平抛小球轨迹,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
(1)在图中大致描出小球的轨迹(抛物线);
抛物线如图
抛物线如图

(2)利用你描出的轨迹(抛物线),科学地确定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力的方向(要求在描出的抛物线周围合理地用几何图形去标出)
只受重力
只受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展品周围环境较暗),该展品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象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该展品的最大高度为2m.
(1)要想出现图中的这一现象,滴水时间间隔应为T=
0.2
0.2
s,光源闪光频率为f=
5
5
Hz.
(2)若将目前的光源闪光频率f略微调大一些,则将观察到的奇特现象为
水滴在逐渐上升
水滴在逐渐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