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通过热敏电阻Rx(标称阻值为180 Ω)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特点.

实验器材:多用电表,电流表A(0-50 mA,内阻约15 Ω),电压表V(5 V,内阻约20 kΩ),电源E(6 V直流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定值电阻R0(100 Ω),电阻箱(99.9 Ω)、开关K和导线若干.

①该小组用多用表的“×1”倍率的挡位测热敏电阻在室温下的阻值,发现表头指针偏转的角度很小;为了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_倍率的挡位;如果换档后就用表笔连接热敏电阻进行读数,那么欠缺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补上该步骤后,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它的电阻是________Ω.

②该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逐渐增大到5 V,作出热敏电阻的I-U图线,如下图所示.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在方框内画出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③分析该小组所画出的I-U图线,说明在电流比较大的情况下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________;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④请提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法,说明你对变化原因的判断是正确的.

答案:
解析:

  ①“×10”(1分) 两表笔直接接触,调节欧姆表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0Ω”处(或重新进行欧姆档的调零)(2分) 200(200~205都给分).(2分)

  ②测量电路(电流表内接不给分)(2分) 供电电路(用限流接法不给分)(2分)

  ③减小(2分) 这是由于电流较大时,通电生热,使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阻值变小.(1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南通二模)(1)如图甲所示,螺旋测微器读数是
2.701
2.701
mm;如图乙所示,游标卡尺读数是
0.23
0.23
cm.

(2)为验证小球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如图丙所示,竖直固定一刻度尺,小球最初停在O点,球底端和刻度尺“0”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用频闪相机使底片每三十分之一秒曝光一次,得到小球运动的照片.选取OA过程验证小球机械能守恒.
①小球运动经过A点时速度大小vA=
3.8
3.8
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AB
AB

A.相同大小的橡胶球和铁球中,应选用铁球
B.A点的位置应离O点距离适当大些
C.小球的位置和下落的高度都必须以小球球心位置确定
D.验证机械能守恒就是比较小球O到A过程重力势能的减小和在A点动能是否相等,因此一定要测量小球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1)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BD

A.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C.橡皮筋做的功不可以直接测量;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D.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比较稀疏的部分进行计算
(2)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草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B
AB

A.W∝
v
     B.W∝
1
v

C.W∝v2          D.W∝v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淄博一模)(1)如图,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水平气垫导轨和两光电门计时器A和B验证滑块M和钩码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d,先后通过A、B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滑块运动通过光电门B时,钩码未落地.

①本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器材有
AB
AB
(填字母序号).
A.天平    B.刻度尺    C.打点计时器    D.秒表    E.测力计
②验证本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原理表达式为
mgsAB=
1
2
(M+m)(
d
△t2
2-
1
2
(M+m)(
d
△t1
2
mgsAB=
1
2
(M+m)(
d
△t2
2-
1
2
(M+m)(
d
△t1
2
(用已知量和能直接测量的量表示).
③下列因素中可能增大实验误差的是
AD
AD
(填字母序号).
A.气垫导轨未调水平
B.滑块质量M和钩码质量m不满足m=M
C.遮光条宽度太小
D.两光电门间距过小
(2)在一次实验技能比赛中,一同学设计了如下电路来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该同学选好器材后,用导线将各器材连接成如图乙所示实物连线电路(图甲是其电路原理图),其中R0是保护电阻.

①该同学在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在选用器材时,除了导线外,其它器材经检测都是完好的,则出现故障的原因是
jd部分断路
jd部分断路
,(请用接线柱处的字母去表达).
②该同学测量时记录了6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画出了U-I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
1.48
1.48
V,内阻r=
0.50
0.50
Ω.
③若保护电阻R0的阻值未知,该电源的电动势E、内电阻r已经测出,在图乙的电路中只需改动一条线就可测量出R0的阻值.该条线是
jd
jd
,需改接为
je
je
.改接好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电源的电动势用E表示.内电阻用r表示,则R0=
E-U
I
-r
E-U
I
-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图示1为两种不同直径车轮(颜色不同),装有不同数量的木块(每个木块的质量相同)从不同高度释放的小车.当一个探究小组希望检验这样一个猜想:从同一高度沿斜面滑下的相同小车,装载物体的质量越大,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越快.你认为应该选用图中的哪三种情况进行比较
 
;若要研究装载相同质量的同一小车下滑到底部的速度与释放的高度关系时,应该选择图中哪三种情况进行比较
 
  
(以上两空均选填下列答案番号)
A.①⑤⑧B.②⑤⑨
C.③⑥⑨D.④⑤⑥
E.③⑤⑦F.①④⑦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中将细线拉力近似看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小车上可装载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细线上悬挂的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请解答下列问题:
①当小车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细绳的拉力对小车做功以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你的解决办法是:
 

②如图3是钩码质量为0 03kg,小车中所载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下表1中已测量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以及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v,请将计数点C的结果补充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表1   纸带的测量结果
测量点 g/cm v/m.s-1
O 0.00 0.35
A 1.51 0.40
B 3.20 0.45
C
D 7.15 0.54
E 9.41 0.60
③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4中的速度平方的变化与位移的图线(其中△V2=Vt2-V02)根据该图线的分析,你获得的结论是:
 

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若实验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小于50Hz.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实验测得的小车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1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精英家教网
当钩码的质量为0.01kg时,小车能做匀速度运动.当钩码质量为0.03kg,车的总质量为0.13kg,打出如图2的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的即时速度为0.5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1.25m/s2
B、系统所受到的阻力为0.1N,动力为0.3N
C、如果选用A、C两点,可算出合外力做功W=FSAC=0.3×3.6×10-2=1.08×10-2(J)
D、如果选用A、C两点,可算出动能的变化量△Ek=
1
2
(M+m)(vc2-vA2)=7.2×10-3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