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图1为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时得到的波形图,某横坐标为时间t轴,纵坐标为电流I轴.根据图线分析:若将条形磁针的S极插人感应线圈时得到②所示图线,写出获得①所示图线时条形磁铁的运动方式是:______.
(2)若将条形磁铁的S极迅速插人感应线圈时得到上题中②所示图线,现有一磁棒自远处匀速沿一圆形线圈的轴线运动,并穿过线圈向远处而去,如图2所示,则图3四图中,较正确反映线圈中电流i与时间t关系的是______.

【答案】分析:由楞次定律来确定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从而由感应电流方向来判定条形磁铁如何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计算出感应电流的大小.
解答:解:(1)将条形磁针的S极插人感应线圈时得到②所示图线,若获得①所示图线,由楞次定律来确定磁铁可能N极插入线圈,也可能S极拔出感应线圈.
(2)条形磁铁的S极迅速插人感应线圈时得到上题中②所示图线,现有一磁棒自远处匀速沿一圆形线圈的轴线运动,并穿过线圈向远处而去,由楞次定律得出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从左向右),即为正方向;当远离感应线圈时,则感应电流方向为负方向.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将条形磁针的N极插入感应线圈,将条形磁针的S极拔出感应线圈.
故选:B
点评:考查楞次定律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注意感应电流方向的正方向如何确定,同时掌握磁通量如何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和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
2
2
.(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2).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5.2
5.2
V;电阻R2的阻值为
105.2
105.2
Ω.
(3)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100
×100
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调零
调零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2.2×103
2.2×103
Ω.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 5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 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 6所示的 R-
1I
图线,其中 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 E=
2.9
2.9
V,r=
0.8
0.8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间关系”的实验.图1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由纸带求得.

(1)图2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图中数据求出小车加速度值为
3.0
3.0
m/s2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
1
m
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3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从图线中得到F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间定量关系是
a=
1
2m
a=
1
2m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4,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次   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1
m
(kg-1)
4.00 3.50 3.00 2.5 2.00 1.40 1.00 0.60
(4)若实验中将小车换成滑块,将木板水平放置可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测出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砂和砂桶质量、木块的质量、以及对应的加速度
砂和砂桶质量、木块的质量、以及对应的加速度
;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比真实值
偏大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实验题
(1)为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让木块从斜面上端自静止起做匀加速下滑运动,如图1所示,他使用的器材仅限于固定的斜面、木块、秒表、米尺(当地重力加速度g已知).
精英家教网
①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是
 

②计算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μ=
 

(2)测定一个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00Ω)的阻值,除了待测电阻外,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电池组E(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为0~10mA,内阻约为r1=50Ω);
电流表A2(量程为0~500μA,内阻r2=1000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20Ω,额定电流为2A);
电阻箱R2(阻值范围为0~9999Ω,额定电流为1A);
开关S,导线若干.
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中的下述问题(实验中应尽可能准确地测量Rx的阻值):
①上述器材中缺少电压表,需选一只电流表将它改装成电压表.请在图2中图甲所示方框中画出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②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测量Rx阻值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各器材的代号.
③实验中,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为4000Ω,再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两表的示数如下图3所示,可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是
 
mA,电流表A2的示数是
 
 μA,基于伏安法测得的阻值Rx=
UI
=
 
Ω(取两位有效数字),此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是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四校高三12月月考试题物理试题 题型:实验题

(1)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和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       。(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2).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电阻R2的阻值为       Ω。

       (3)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Ω。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 1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 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 2所示的 图线,其中 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 E=       V,r=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卷(福建) 题型:实验题

(1)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试验中:

①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cm。

②小组成员在试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度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2)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V,3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①在小电珠介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档进行测量。(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压10V                    B.直流电流5Ma

C.欧姆× 100                      D.欧姆× 1

②该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图中R为华东变阻器(阻值范围0~20,额定电流1.0A),L为待测小电珠,V为电压表(量程6V,内阻20k),A为电流表(量程0.6A,内阻1),E为电源(电动势8V,内阻不计),S为开关。

Ⅰ.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闭合前,华东变阻器的画片P应置于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

Ⅱ.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和开关S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其原因是______点至________点的导线没有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2点至3点”的导线)

Ⅲ.该同学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电珠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