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5?青浦区模拟)电池组甲和乙的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E1>E2)内阻分别为r1和r2.用这两个电池分别向某一个电阻R供电时,这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相等.若用电池甲、乙分别向另一个阻值比R大的电阻R′供电,设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  )
分析:用作图法求解:分别做出两个电池的U-I图线,据两者电动势的大小关系及两条图线有交点,大体作出两者的图象,由图可读出内阻的大小关系;两线的交点对应的工作电阻为R,再作出一大于R的电阻的U-I图线,分析对应电流及电压从而分析出功率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A、B、用这两个电池分别向某一个电阻R供电时,这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相等,故电流相同,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
E
r+R
,由于E1>E2,故r1>r2,故A正确,B错误;
C、D、将一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与一阻值为R的电阻组成一闭合回路,路端电压U和干路电流I的关系为U=E-Ir.
在U-I直角坐标系中作U-I图线,则该图线为一条在纵轴上截距为E、斜率为-r的直线.这条线可被称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
如果再在此坐标系中作出外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为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为R,则两条线的交点就表示了该闭合电路所工作的状态,此交点的横、纵坐标的乘积即为外电阻所消耗的功率.
依题意作电池甲和乙及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由于两电池分别接R时,R消耗的电功率相等,故这三条线必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由于α1>α2,所以r1>r2

作R′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当甲电池接R′时,P1=U1I1;当乙电池接R′时,P2=U2I2.由于U1>U2,I1>I2,所以P1>P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为有关全电路电阻、功率关系的半定量问题,采用图线方法分析是较简捷的思路.把电源和外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合在一个坐标轴上比较,给运算带来方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青浦区模拟)某地强风的风速约为20m/s,设空气密度为1.3kg/m3.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20m2的风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利用上述已知量计算电功率的公式P=
1
2
ρSv3
1
2
ρSv3
,大小约为
1×105
1×105
W(取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青浦区模拟)弹簧振子可以作简谐振动,考虑阻力存在,振子振动过程中能量不断损失,这种振动称阻尼振动.现通过实验手段得到某振子阻尼振动的图象和经理论推导得到阻尼振动的周期公式 T=2π/(ω0221/2,观察图象后指出阻尼振动的特点
振幅逐渐减小
振幅逐渐减小
周期不变
周期不变
(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青浦区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是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线,R是保护电阻,电阻值为2欧,电源电动势为6伏,安培表内阻为零,其示数为I,滑动片P与电阻丝有良好接触,且AP长度为L,其它连接导线电阻不计.闭合电键,调节P的位置,将L和与之对应的数据记录在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L(米) 0.10 0.20 0.30 0.40 0.50
I(安) 1.78 1.39 1.14 0.97 0.84
1/I(安-1

(1)表中第三行是电流倒数1/I,计算后填入表中,在图B、中画出1/I-L图象.
(2)从图中求出截距b和斜率k.
(3)根据截距和斜率,求出电源内阻r和该电阻线单位长度的电阻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青浦区模拟)某组同学想通过单摆实验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改变摆长测出对应的周期,得到若干组周期和摆长的数据.并对周期进行平方处理,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周期平方T2为纵坐标,摆长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数据处理求重力加速度时一位同学从实验数据中取出一组周期和摆长数据,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另一位同学认为既然作出了图线,就应该利用图线求重力加速度,经过分析发现图线的斜率K=4π2/g,于是用量角器量出图线与横轴的夹角a,算出斜率K=tga,用公式g=4π2/K算出重力加速度.对两位同学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作出评价,如果合理请说出理由.如果存在问题请指出,并给出你认为合理的计算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