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Ⅰ象限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2T,第Ⅳ象限分布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E=4.0×103V/m.现从图中M(1.8,-1.0)点由静止释放一比荷$\frac{q}{m}$=2×105C/kg的带正电的粒子,该粒子经过电场加速后经x轴上的P点进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经y轴上的N点离开磁场.不计重力,求:
(1)求粒子到达P点时的速度v
(2)N点的纵坐标;
(3)若仅改变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粒子仍由M点释放,为使粒子还从N点离开场区,求电场强度改变后的可能值.

分析 (1)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加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可求进入磁场的初速度;
(2)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运动定律求得半径,由几何关系得到N点的纵坐标;
(3)改变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后,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改变,将引起磁场中圆周运动半径改变,要想仍从N点射出,必须减小圆周运动半径,因此要减小电场强度;

解答 解:(1)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加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
$Eq•\overline{MP}=\frac{1}{2}m{v^2}$…(1)
解得:$v=\sqrt{\frac{2Eq\overline{MP}}{m}}=\sqrt{2×4.0×{10}^{3}×2×{10}^{5}×1.8}$=5.36×104m/s
(2)设微粒质量为m,带电量为q,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在磁场中偏转半径为R,则:$Bqv=\frac{{m{v^2}}}{R}$…(2)

由以上两式及已知条件$\frac{q}{m}$=2×105C/kg计算可得R=1.0m.如此可做出微粒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利用几何关系可得:${(\overline{OP}-R)^2}+{\overline{ON}^2}={R^2}$…(3)
将R=1m代入可得:$\overline{ON}=0.6$m…(4)
(3)若减小电场的场强,微粒有可能经两次偏转后再从N点离开磁场,如图2.设微粒在磁场中运动半径为r,利用几何关系得:
${(3r-\overline{OP})^2}+{\overline{ON}^2}={r^2}$…(5)
代入数据解上式可得:
r1=0.6m;r2=0.75m…(6)
因:$r=\frac{mv}{qB}$…(7)
联立(1)(7)两式,将r1=0.6;r2=0.75代入后可解得:
E1=1.44×103V/m E2=2.25×103V/m …(8)
答:(1)求粒子到达P点时的速度v为5.36×104m/s;
(2)N点的纵坐标为0.6m
(3)电场强度改变后的可能值为:E1=1.44×103V/m,E2=2.25×103V/m

点评 带电离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是考试的热点,找准关联点(此处为速度相等),分阶段研究粒子的运动规律,建立运动模型;此外,这部分题目运算量较大,提升了解题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1,运行速率为v1,向心加速度为a1;近地卫星运行速率为v2,向心加速度为a2;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速率为v3,向心加速度为a3;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①$\frac{{v}_{1}}{{v}_{2}}$=$\sqrt{\frac{r}{{r}_{1}}}$   ②$\frac{{v}_{1}}{{v}_{3}}$=$\frac{{r}_{1}}{r}$  ③$\frac{{a}_{1}}{{a}_{2}}$=$\frac{{r}^{2}}{{{r}_{1}}^{2}}$   ④$\frac{{a}_{1}}{{a}_{3}}$=$\frac{{{r}_{1}}^{2}}{{r}^{2}}$.
A.①③B.②④C.①③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底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面足够长,表面光滑,倾角为θ,经一段时间恒力F做功8J,此后撤去恒力F,物体又经相同时间回到出发点,则在撤去该恒力前瞬间,该恒力的功率是(  )
A.$\frac{2}{3}g\sqrt{m}$sinθB.$\frac{4}{3}g\sqrt{m}$sinθC.$\frac{16}{3}g\sqrt{m}$sinθD.$\frac{8}{3}g\sqrt{m}$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关系是T>T,若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则(  )
A.甲的运行速度大B.甲的运行半径大
C.甲的运行角速度大D.地球对甲的万有引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一气垫平台上悬浮一平板BC,其质量为M,平板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的小车,小车的前缘与平板的B端相距为L,小车轮子的半径为r,小车与平板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后来小车的马达起动,使小车的轮子每秒转动n周,设车轮与平板之间没有相对滑动,车轮开始转动时平板的B端与平台的A端正好对齐,平板与平台间的摩擦可忽略.问平板的B端在距平台A端多远处小车的前缘跌出平板的B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三象限内有匀强磁场,第一象限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第三象限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现将半径为l,圆心角为90°的扇形导线框OPQ以角速度ω绕O点在纸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导线框回路电阻为R,规定与图中导线框的位置相对应的时刻为t=0,逆时针的电流方向为正.则导线框匀速转动一周的时间内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粗糙导轨CD、EF,导轨上放有一金属棒MN.现从t=0时刻起,给棒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且电流强度与时间成正比,即I=kt,其中k为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下列关于棒的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一所示,一半圆形玻璃砖外面插上P1、P2、P3、P4四枚大头针时,P3、P4恰可挡住P1、P2所成的像.有一同学把大头针插在P1′和P2′位置时,在MN另外一侧看不到大头针的像.其原因是光线在玻璃砖内发生了全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让氕、氘、氚和α粒子组成的混合粒子经过同一加速电场由静止开始加速后垂直进入同一偏转电场,最终会分成(  )
A.一股B.两股C.三股D.四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