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将质量m=2kg的一块石头从离地面H=2m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并陷入泥中h=5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①石头刚好与泥接触时具有的动能EK
②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overline f$.

分析 (1)有运动学公式求的落地时的速度,由动能表达式求的大小
(2)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求的阻力

解答 解:①设石头刚好与泥接触时速度为 v,
由2gH=v2-02
$v=\sqrt{2gH}=2\sqrt{10}m/s$
${E_K}=\frac{1}{2}m{v^2}$=40J
②石头在空中只受重力作用;在泥潭中受重力和泥的阻力.对石头在整个运动阶段应用动能定理,有$mg(H+h)-\overline fh=0-0$
所以,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overline f=\frac{H+h}{h}mg$=$\frac{2+0.5}{0.05}$×2×10N=820N
答:①石头刚好与泥接触时具有的动能EK为40J
②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overline f$为820N

点评 对于动能定理来说,除确定各力做功情况及初末动能外,还要注意过程的选取.当取合理的过程时,解题会简便.例如:此处从静止到停止过程,解题非常方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狗拉雪橇沿位于水平面内的圆弧形道路匀速行驶,下图为四个关于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及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O为圆心),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中子星(密度极大的恒星),每秒大约自转一周,中子星半径为40km,那么为使其表面上的物体被吸住而不至于因中子星的快速旋转而被“甩掉“,则这个中子星的质量至少为多少kg?结果取1位有效数字)(请写出详细的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PQ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乙是金属线框由静止下落到刚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过程的v-t图象,图中字母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a方向
B.金属线框的边长为v1(t2-t1
C.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frac{1}{{v}_{1}({t}_{2}-{t}_{1})}$$\sqrt{\frac{mgR}{{v}_{1}}}$
D.金属线框在0~t4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2mgv1(t2-t1)+$\frac{1}{2}$m(v32-v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a所示,在坐标系xOy平面第一象限内有一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规定向里为磁场正方向.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在t=0时刻从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入,在t=T时刻到达直线OA的某点P(未画出),OA与x轴的夹角为60°.
(1)画出粒子在该过程中运动的轨迹
(2)求O、P两点间距离
(3)求磁场的变化周期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伽利略证明了轻物和重物下落的速度不受其重力大小的影响
C.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同学要测量一电阻Rx(阻值约18Ω)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3V,内阻约1Ω);电流表A(量程0~0.6A,内阻约0.5Ω);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5kΩ);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Ω,额定电流1A);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使测量尽可能准确,应采用图1给出的A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2)采用相应的电路进行实验后,表中记录了电阻箱阻值R及对应电流表A、电压表V的测量数据I、U,请在图2坐标纸上作出$\frac{I}{U}$-$\frac{1}{R}$图象,根据图象得出电阻Rx的测量值为17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次数12345
R/Ω812162024
I/A0.440.360.320.290.25
U/V2.302.402.562.602.70
$\frac{I}{U}$/V-10.190.150.120.110.09
$\frac{1}{R}$/Ω-10.130.080.060.050.03
(3)此实验中电阻Rx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选填“相等”、“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上的拉力F,使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t=1s时撤去拉力.已知斜面足够长,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拉力F.
(2)t=6s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卡文迪许首先在实验室中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B.历史上早期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哥白尼首先意识到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且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D.牛顿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