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为R,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60°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读数为$\frac{NBSω}{\sqrt{2}(R+r)}$
B.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frac{NBS}{2(R+r)}$
C.电阻R所产生的焦耳热为Q=$\frac{{N}^{2}{B}^{2}{S}^{2}ωRπ}{4(R+r)^{2}}$
D.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60°时的电流为$\frac{NBSω}{2(R+r)}$

分析 根据Em=NBSω求出电动势的峰值,结合有效值和峰值的关系求出电压的有效值,结合欧姆定律求出电流以及电压表的示数.根据q=$n\frac{△Φ}{{R}_{总}}$求解电量.根据电流的有效值,结合焦耳定律求解热量.

解答 解:A、电动势的峰值Em=NBSω,则电动势的有效值E=$\frac{{E}_{m}}{\sqrt{2}}$,根据欧姆定律知,电压表的示数U=$\frac{R}{R+r}E=\frac{NBSωR}{\sqrt{2}(R+r)}$,故A错误.
B、在转过60度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n\frac{△Φ}{{R}_{总}}$=$\frac{N(BS-\frac{1}{2}BS)}{R+r}=\frac{NBS}{2(R+r)}$,故B正确.
C、线圈中的电流I=$\frac{E}{R+r}=\frac{NBSω}{\sqrt{2}(R+r)}$,则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I}^{2}Rt=\frac{{N}^{2}{B}^{2}{S}^{2}{ω}^{2}}{2(R+r)^{2}}R\frac{\frac{π}{3}}{ω}$=$\frac{{N}^{2}{B}^{2}{S}^{2}ωRπ}{6(R+r)^{2}}$,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关键记住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的最大值表达式Em=NBSω,注意可以根据推论公式q=$n\frac{△Φ}{{R}_{总}}$求解电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则t=$\frac{1}{40}$s时(  )
A.质点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
B.质点M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质点M的回复力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小球沿光滑的水平面冲上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R,小球在轨道的最高点对轨道压力等于小球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为g,问:
(1)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多大?
(2)小球落地时,距最高点的水平位移是多少?
(3)小球落地时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一辆质量为800kg的小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50m的拱桥.
(1)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5m/s,汽车对桥的压力是多大?
(2)汽车以多大速度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没有压力而腾空?(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地球和火星的质量比$\frac{{M}_{地}}{{M}_{火}}$=$\frac{8}{1}$,半径比$\frac{{R}_{地}}{{R}_{火}}$=$\frac{2}{1}$,表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5,用一根绳在地球表面上水平拖一个箱子,箱子能获得10m/s2的最大加速度.将此箱子和绳子送上火星表面,仍用该绳子水平拖木箱,则木箱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  )
A.10m/s2B.12.5m/s2C.7.5m/s2D.1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打气筒向容积为2L,贮有1.5atm空气的球内充气,若每次充气打入1atm的空气250cm3,要使球内气压增至2.5atm.需向球内打气多少次(设充气过程中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甲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光滑金属框架cdeg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与金属框架接触良好.在两根导轨的端点d、e之间连接一个电阻R,其他部分电阻忽略不计.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在金属杆ab上,使金属杆由静止开始向右在框架上滑动,运动过程中杆ab始终垂直于框架.图乙是金属杆运动的v-t图象,则可以表示外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同学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把橡皮条的一端用图钉固定于P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位置O.这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A=3.5N、FB=4.0N,其方向记录如图乙所示.倘若橡皮条的活动端仅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着,也把它拉到O点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C=6.0N,其方向如C.
(1)在答题纸上作出力FA、FB和FC的图示.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乙中作出FA和FB的合力F,F的大小为6.08N.
(3)实验的结果是否能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能(选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探究功W与物体速度v的变化的实验中,正确的图象应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