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物体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x,则(      )

A.摩擦力对A、B做功相等
B.A、B动能的增量相同
C.F对A做的功与F对B做的功相等
D.合外力对A做的总功与合外力对B做的总功不相等

B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更大,所以摩擦力对A做的功大,A选项错;物体A和物体B质量相同,初末速度也相同,所以它们的动能增量相同,B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动能增量相同,摩擦力对A做的功大,所以F对A做的功大,CD错。
考点:动能定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在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500 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

A.200 JB.250 JC.300 JD.500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带至高处,在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B.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C.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
D.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O,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3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C.小球A所受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A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B.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
C.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
D.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点为MN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     )

A.q由A向O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q由A向O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
C.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小
D.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轻绳绕过无摩擦的两个轻质小定滑轮O1、O2分别与质量均为m的小滑块P和小球Q连接。已知光滑直杆两端固定且与两定滑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直杆上C点与两定滑轮均在同一高度。设直杆足够长,小球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体相碰。现将小物块从C点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滑块P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B.小滑块P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加
C.小球Q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D.小球Q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把导体匀速拉上斜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棒和导轨的电阻,且接触面光滑,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垂直框面向上)(      )

A.拉力做的功等于棒的机械能的增量
B.拉力对棒做的功等于棒的动能的增量
C.拉力与棒受到的磁场力的合力为零
D.拉力对棒做的功与棒克服重力做的功之差等于回路中产生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两个半径均为R的1/4光滑圆弧对接于O点,有物体从上面圆弧的某点C以上任意位置由静止下滑(C点未标出),都能从O点平抛出去,则(   )

A.∠CO1O=60°
B.∠CO1O=45°
C.落地点距O2最远为2R
D.落地点距O2最近为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