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道路上各种车辆越来越多,那么不文明驾车也日益增多.其中疲劳驾驶就是一种,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此,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可是交管部门屡禁不止.一辆货车甲在在公路上以速度V=20m/s匀速,因甲车司机长时间驾驶导致疲劳精神不集中,某时刻突然发现在距正前方X0=40m处,同一车道上有一同向行驶的乙车在以速度为V=10m/s匀速,这时甲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200m 甲车才能停止.问:
(1)若乙车按上述的措施前进,试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甲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乙车司机在收到信号反应1s后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前进,则甲、乙是否会相撞?如果不相撞甲、乙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少.(信号传递的时间忽略不计)

分析 (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甲车的加速度大小,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结合位移关系判断两车是否相撞.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通过位移关系判断是否相撞,若不相撞,结合位移关系求出最小距离.

解答 解:根据甲滑行的距离,由v2=2ax,得B的加速度为:${a}_{甲}=\frac{{{v}_{甲}}^{2}}{2x}=\frac{400}{2×200}m/{s}^{2}=1m/{s}^{2}$.
当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时,甲运动的位移由:${x}_{甲}=\frac{{v}^{2}-{{v}_{0}}^{2}}{2{a}_{甲}}=\frac{100-400}{-2}m=150m$.
运动时间为:$t=\frac{v-{v}_{0}}{a}=\frac{10-20}{-1}s=10s$,
此时乙运动的位移为:x=vt=10×10m=100m.
x-x=50m>40m 所以会相撞.
(2)设从甲发出信号到甲、乙共速的时间为t2,A加速的时间为(t2-1)
v-at2=v+a(t2-1),
代入数据得:t2=4s.
共速的速度为:v′=v-at2=20-1×4m/s=16m/s.
此时甲的位移为:X=$\frac{1}{2}$(v+v′)t=$\frac{1}{2}×(20+16)×4$=72m,
此时乙的位移为:X=v△t+$\frac{1}{2}$(v+v′)(t2-1)=$10×1+\frac{1}{2}×(10+16)×3$=49 m 
根据两者位移为:X-X=23m<40m,所以两者不会相撞.
两者间的最小距离为:x=X+40m-X=17m.
答:(1)两车会相撞.
(2)两车不会相撞,最小距离为17m.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位移关系,结合临界状态,运用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知道两车若不相撞,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若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则该物体在2ts末的速度大小与物体在这2ts内中间位置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sqrt{3}$B.1:$\sqrt{2}$C.$\sqrt{3}$:1D.$\sqrt{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摩托艇要到河流救被洪水围困的村民,如图所示,则船头应(  )
A.直指向被救的村民B.斜指向河流的上游
C.斜指向河流的下游D.沿着河岸指向河流上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

①从图甲可读得弹簧秤B的示数为3.80N.
②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的图示(填“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分力与合力.
③图乙中理论上与F1、F2效果相同的力是F′(填“F”或“F′”).
④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F′(填“F”或“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1Ω,R1=4Ω,R2=8Ω,电容器的电容C=10μF.开关S闭合后电路稳定时,求通过R1的电流I和电容器的带电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 s时,乙追上了甲
C.在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所以t=30s时,两车相遇
D.由于乙在t=10 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20 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
当物块在A点随筒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A、B两块正对的金属板竖直放置,在金属板A的内侧表面系一绝缘细线,细线下端系一带电小球.两块金属板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的R1为光敏电阻(光照越强电阻越小),R2为滑动变阻器,R3为定值电阻.当R2的滑动触头P在a端时闭合开关S.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和U,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细线与金属板A的夹角为θ,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用更强的光照射R1,则I增大,U减小
B.若将R2的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则I不变,U变小
C.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用更强的光照射R1,则U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
D.保持滑动触头P向a端移动,用更强的光照射R1,则小球重新达到稳定后θ角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滑块从斜面顶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滑下之后,先后经过斜面上相距4m的两点a和b.则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可能等于(  )
A.2m/sB.3m/sC.4m/sD.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