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电动剃须刀的直流电动机的内阻一定,当加上0.3V电压时,通过0.3A的电流,此时电动机不转,当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2.0V时,电流为0.8A,这时电动机正常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电动机的内阻为2.5Ω
B.正常工作时此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为0.09 W
C.正常工作时此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1.51 W
D.此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的效率为60%

分析 电动机不转时,其电路中纯电阻电路,根据欧姆定律求此电动机的内阻;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由P=UI求出电动机的电功率,由P=I2r求出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再求效率.

解答 解:ABC、电动机不转时,由U1=I1R,得R=$\frac{{U}_{1}}{{I}_{1}}=\frac{0.3}{0.3}$=1Ω,
电动机转动时,由P=UI得:P=2×0.8=1.6 W,
P=I2R=0.82×1=0.64 W,故A、B、C错误;
D、由P=P+P及η=$\frac{P机}{P电}$×100%得:η=$\frac{1.6-0.64}{1.6}$=6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知道电动机不转时是纯电阻电路,由欧姆定律求出电动机电阻是本题的难点;知道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与热功率之差是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加速电场,C、D之间有偏转电场,M为荧光屏.今有质子、氘核和α粒子均由A板从静止开始被同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最后打在荧光屏上.已知质子、氘核和α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2:4,电荷量之比为1:1: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三种粒子从B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相同
B.三种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相同
C.经过偏转电场,这三种粒子将分成三股粒子束
D.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L5和L6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
刻度数值/cm1.703.405.108.6010.312.1
②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如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cm   d2=L5-L1=6.90cm  d3=L6-L2=7.00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L7-L3=7.20cm.
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frac{{d}_{1}+{d}_{2}+{d}_{3}+{d}_{4}}{4×4}$,代入数据解得△L=1.74cm.
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28N/m.(g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1.0m,B、C间的距离为2.0m,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则物体通过A点和B点时的速度之比为1:3,O、A间的距离为0.13m.(OA距离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棒AC用长短相同的软线悬挂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通入A到C方向的电流时,AC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 (选填“上”、“下”、“左”、“右”),若改变电流的方向,悬线受到的张力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不变(选填“改变”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与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的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65.5cm.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两小球的质量mA、mB,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OP、OM、ON;
(3)若关系式mAOP=mAOM+mBON成立(用测量量的符号表示),则可以认为碰撞中动量守恒;
(4)若关系式mA(OP)2=mA(OM)2+mB(ON)2成立(用测量量的符号表示),说明碰撞为弹性碰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实验器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标卡尺可以测杯子的深度
B.电容相同的电容器,其储存的电量必相同
C.打点计时器只能接低压交流电源
D.定值电阻的阻值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其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  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取g=10m/s2)求:
(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某反恐演习现场,一“暴恐分子”沿平直公路逃窜,反恐人员立即乘车从静止开始沿公路追赶,经时间t擒获“暴恐分子”,此时反恐人员的位移是“暴恐分子”位移的2倍.已知“暴恐分子”逃窜时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反恐人员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暴恐分子”的平均速度为$\frac{{v}_{1}+{v}_{2}}{2}$
B.反恐人员擒获“暴恐分子”时的瞬时速度为v1+v2
C.反恐人员的加速度为$\frac{2({v}_{1}+{v}_{2})}{t}$
D.反恐人员通过的位移为(v1+v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