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直接测出绳中拉力,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气垫导轨摩擦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由于遮光条的宽度很小,可
认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速度不变.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2.25mm.
(2)实验时,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测量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
(3)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A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4)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已知滑块总质量为M,用(2)问中已测物理量和已给物理量写出M和F间的关系表达式F=$\frac{M{d}^{2}}{2L{t}^{2}}$.

分析 (1)游标卡尺读数结果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不需要估读;
(2)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3)从实验原理和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操作的步骤;
(4)根据运动学公式计算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计算表达式.

解答 解:(1)由图知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d=2mm+5×0.05mm=2.25 mm;
(2)已知初速度为零,位移为L,要计算加速度,需要知道末速度,故需要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
(3)A、拉力是直接通过传感器测量的,故与小车质量和钩码质量大小关系无关,故A正确.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故B错误.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使拉力才等于合力,故C错误.
D、要保持拉线方向与气垫导轨平行,拉力才等于合力,故D错误.
故选:A.
(4)滑块到达光电门的速度v=$\frac{d}{t}$;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公式得:a=$\frac{{v}^{2}-0}{2L}$=$\frac{{d}^{2}}{2L{t}^{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F=Ma=$\frac{M{d}^{2}}{2L{t}^{2}}$;
故答案为:(1)2.25;(2)时间t;(3)A;(4)$\frac{M{d}^{2}}{2L{t}^{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处理,本题要知道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要求能够根据实验原理分析操作的合理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a、b两辆游戏车在两条平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从同一计时处开始比赛.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下列图中所对应的比赛,一辆赛车能追上另一辆赛车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9.0×10-8C和Q2=+1.0×10-8C,分别固定在x轴坐标轴上,其中Q1位于x=0处,Q2位于x=6cm处.在x轴上(  )
A.场强为零的点有两处
B.在x<0区域,沿x轴负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C.电子从x=1cm运动到x=5cm处,电势能增大
D.在0<x<6cm和x>9cm的区域,场强沿x轴负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将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作为小车所受合外力,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并同时停止.
①实验前,下列操作必要的是BCD
A.选用质量不同的两辆小车
B.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
C.使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将轨道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没有细线牵引时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擦力
②他测量了两小车的位移为x1,x2,则$\frac{{a}_{1}}{{a}_{2}}$=$\frac{{x}_{1}}{{x}_{2}}$.
(2)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A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量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标在纸带上各点的下方,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0.40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实验前由于疏忽,小明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丁图中的图线3(选填“1”、“2”、“3”)
③调整正确后,他作出的a-F图象末端明显偏离直线,如果已知小车质量为M,某次所挂钩码质量为m,则戊图中坐标a1=$\frac{mg}{M}$,a2=$\frac{mg}{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Rt为金属热电阻,R1为光敏电阻,R2和R3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V为理想电压表,现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
A.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B.金属热电阻温度降低,光照减弱,其他条件不变
C.光照增强,其他条件不变
D.光照增强,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电源,开关S.S′,定值电阻R1,光敏电阻R2和电容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电容器的两平行板水平放置,当开关S.S′闭合,并且无光照射光敏电阻R2时,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在电容器两极板间的M点,当用强光照射光敏电阻R2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则(  )
A.液滴向上运动
B.液滴向下运动
C.R2两端的电势差是否升高无法分析
D.当光照强度不变时断开S′,把电容器的上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上极板的电势比A点的电势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E振幅为零D.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相邻的四个等势面,一个电子垂直经过等势面D时,动能为20eV,飞至等势面B时速度恰好为零,若飞经等势面C时电势能为-10eV,则电子的动能为2eV时,电势能为(重力不计)(  )
A.-2 eVB.-8eVC.8 eVD.12 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如图是一个十字路口的示意图,每条停车线到十字路口中心O的距离均为20m.一人骑电动助力车以7m/s的速度到达停车线(图中A点)时,发现左前方道路一辆轿车正以8m/s的速度驶来,车头已抵达停车线(图中B),设两车均沿道路中央做直线运动,助力车可视为质点,轿车长4.8m,宽度可不计.
(1)请通过计算判断两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时,是否会发生相撞事故?
(2)若轿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而助力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的加速度要大于多少?
(3)若轿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而助力车的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0.5s,在反应时间内,助力车匀速,后助力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