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如图是一个十字路口的示意图,每条停车线到十字路口中心O的距离均为20m.一人骑电动助力车以7m/s的速度到达停车线(图中A点)时,发现左前方道路一辆轿车正以8m/s的速度驶来,车头已抵达停车线(图中B),设两车均沿道路中央做直线运动,助力车可视为质点,轿车长4.8m,宽度可不计.
(1)请通过计算判断两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时,是否会发生相撞事故?
(2)若轿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而助力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的加速度要大于多少?
(3)若轿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而助力车的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0.5s,在反应时间内,助力车匀速,后助力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少?

分析 (1)通过轿车车头到达O点的时间、轿车通过O点的时间以及助力车到达O点的时间,分析是否发生相撞事故.
(2)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到达O点的时间小于轿车车头的时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最小加速度;
(3)在反应时间内,助力车匀速运动,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到达O点的时间小于轿车车头的时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最小加速度

解答 解:(1)助力车匀速到O点时间为t1═$\frac{x}{{v}_{人}}=\frac{20}{7}s$=2.86s
汽车匀速运动车头到O点时间为t2=$\frac{x}{v}=\frac{20}{8}s=2.5s$
汽车匀速运动车尾到O点时间为${t}_{3}=\frac{x+d}{v}=\frac{20+4.8}{8}s=3.1s$
由于 t2<t1<t3,故要相撞
(2)助力车以加速度a1加速运动,至少在t2时间内越过O点
则x=v1t2+$\frac{1}{2}{at}_{2}^{2}$,解得 a1=0.8m/s2
所以加速度要大于0.8m/s2  
(3)设助力车的反应时间为△t,助力车匀加速时间为t2-△t,加速度为a2
由公式x=${v}_{人}△t+{v}_{人}({t}_{2}-△t)+\frac{1}{2}{a}_{2}({t}_{2}-△t)^{2}$,解得a2=1.25m/s2
所以加速度要大于1.25m/s2  
答:(1)会发生相撞事故;
(2)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的加速度要大于0.8m/s2  
(3)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的加速度要大于1.25m/s2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基本公式的应用,注意抓住在运动过程中助力车与轿车的时间是相等的,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列式即可解题,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直接测出绳中拉力,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气垫导轨摩擦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由于遮光条的宽度很小,可
认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速度不变.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2.25mm.
(2)实验时,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测量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
(3)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A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4)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已知滑块总质量为M,用(2)问中已测物理量和已给物理量写出M和F间的关系表达式F=$\frac{M{d}^{2}}{2L{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0.9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02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01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0.76s,求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是0.31m/s,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是0.82m/s,滑块的加速度是0.67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甲)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10s后撤去拉力F,求物体再过15s离a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截面直径为d,电阻为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frac{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  )
A.$\frac{R}{1000}$B.10 000RC.100RD.$\frac{R}{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为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用伏安法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I/A0.000.120.210.290.340.380.420.450.470.490.50
U/V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

(1)在图1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2)在图2坐标纸中画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I-U曲线;
(3)根据此曲线,分析该图线形成的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t=12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
A.x=19mB.x=14mC.x=17mD.x=2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有雾霾的早晨,一辆小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5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司机紧急刹车后小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前1.5s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由于刹车及时,两车不会相撞B.在t=3.5s时两车会相撞
C.第3s末小汽车的速度会减到10m/sD.两车最近距离为3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的木块a和B放在转盘上且木块a、B与转盘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两木块用长为L的细绳连接,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k倍,A放在距离转轴L处,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转轴O1O2转动.开始时,绳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现让该装置从静止转动,角速度缓慢增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ω>$\sqrt{\frac{2kg}{3L}}$时,A、B会相对于转盘滑动
B.当ω>$\sqrt{\frac{kg}{2L}}$时,绳子一定有弹力
C.ω在0<ω<$\sqrt{\frac{2kg}{3L}}$范围内增大时,A所受摩擦力一直变大
D.ω在$\sqrt{\frac{kg}{2L}}$<ω<$\sqrt{\frac{2kg}{3L}}$范围内增大时,B所受摩擦力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