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所示,小球的质量为m=2.0kg,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1=10m/s向竖直的墙面运动,与墙面相碰后弹回,速度变为v2=5,求物体的动量的改变量大小和方向,若小球与墙壁作用的时间为0.01s,小球对墙壁的平均冲力为多少?

分析 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规定正方向后,根据P=mv求解动量,根据△P=P2-P1求解动量改变量.

解答 解: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初动量为:P1=mv1
小球的末动量为:P2=m(-v2)=-mv2
故动量改变量为:△P=P2-P1=-m(v1+v2)=2×(5+10)=-30Ns;
由动量定理可得:
Ft=△P
解得:F=$\frac{-30}{0.01}$=-3000N;负号说明作用力向左;
答:物体的动量的改变量大小为30Ns;方向向左;若小球与墙壁作用的时间为0.01s,小球对墙壁的平均冲力3000N,方向向左;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动量和动量改变量的定义,明确动量和动量改变量均是矢量,要先规定正方向,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关于质点筒谐运动,下列说法中可能存在的是(  )
A.在某一时刻,它的动量和回复力的方向相同,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B.在某一时刻,它的动量、位移和加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C.在某一段时间内,它的回复力的大小增大,动能也增大
D.在某一段时间内,它的势能减小,加速度的大小也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在负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已知M、N、P、F四点处的电势关系是:φMN、φPF,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
A.点电荷Q一定在F点
B.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
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D.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M点,电场力做负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将两个不同的轻质弹簧压缩到最紧并用轻绳固定,弹簧与小物块之间不连接,整个系统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甲物块距离左边墙壁距离为l(l远大于弹簧的长度),某时刻烧断甲乙之间的轻绳,甲与乙、丙之间的连接绳瞬间断开,经过时间t,甲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与此同时乙、丙之间的连接绳瞬间断开,又经过时间$\frac{t}{2}$,甲与乙发生第一次碰撞,设所有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弹簧弹开后不再影响甲、乙、丙的运动,求:
(Ⅰ)乙丙之间连接绳断开前瞬间乙、丙连接体的速度大小?
(Ⅱ)乙、丙之间弹簧初始时具有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管子,竖直部分长为l=50cm,水平部分足够长.当温度为15℃时,竖直管中有一段长h=20cm的水银柱,封闭着一段长l1=20cm的空气柱.设外界大气压强始终保持在76cmHg.求:
①被封空气柱长度为l2=40cm时的温度
②温度升高至327℃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在纸面内有一条过原点O的虚线MN,MN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在MN上有一点A,OA=L,在x轴上有一点C,坐标为xC=($\frac{\sqrt{3}}{2}$+$\frac{\sqrt{15}}{6}$)L.空间有两个方向都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虚线MN是它们的理想边界,区域Ⅰ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在原点O处有一粒子源,可在纸面内向区域Ⅰ发射质量相同、电荷量相同、速率不同的正粒子,正粒子的速度方向与MN的夹角α在0~π的范围内.其中,一入射方向为α=30°、速度大小为v0的粒子射入区域Ⅰ,从A点第一次进入区域Ⅱ,从C点第一次穿过x轴.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求区域Ⅱ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2
(2)速度方向与MN的夹角α=30°的所有粒子中,有些粒子能够通过A点,求这些粒子的速度大小;
(3)粒子源射出的所有粒子中,有些粒子不能穿过x轴,求这些粒子的速度方向与MN的夹角α应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009年2月天文学家发现了COROT-7b,其密度和地球接近,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两倍.假定它的密度和地球的平均密度相等,直径等于地球直径的两倍,人们可以在该行星表面进行如下的物理活动.如图,货物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且有tanθ=$\frac{3}{4}$,下端A与上端B之间的长度L=20m,传送带以v=8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将质量m=4kg的小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下端A处,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5}{4}$.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sinθ=0.6,cosθ=0.8,求:物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由天津去上海,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轮船,如图曲线ACB和虚线ADB分别表示天津到上海的铁路线和海上路线,线段AB表示天津到上海的直线距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乘火车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
B.乘轮船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
C.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相等
D.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想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的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轻小动滑轮,钩码和弹簧测力计通过绕在滑轮上的轻细绳相连,细绳与长木板平行,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滑轮的摩擦)

(1)放开钩码,滑块加速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纵轴,加速度a为横轴,得到的图象是纵轴截距大小等于b的一条倾斜直线,如图2所示;已知滑块和轻小动滑轮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2b}{mg}$.
(2)写出能减小实验误差的一条有效措施使细线与桌面保持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