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试卷> 题目
09中考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

09中考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参考答案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参考答案

1.感遇(其七)

(1)扰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到  用树藤扎成的门  休息  (2)暮  (3)绿竹人幽径  青萝拂行衣或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3.再经胡城县

(1)曾  (2)生灵血  县宰朱绂  (3)深刻揭 露了封建统治者戕害百姓的罪行。

4.月下独酌(其一)

(1)亲近我  理解,懂得  只是  天河  (2)  一  独  无  邀  伴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3)相约在遥远的天上仙境

5.春思

(1)“燕草如碧丝”句。  (2)拟人。

6.望岳

(1)大自然  跃上  看  (2)六  景  两

(3)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7.赠卫八处士

(1)哪里  年  高兴地  吩咐  还  张罗,摆设  连续,接连不断  盛满酒的酒杯  (2)共此灯烛光  人生不相见

(3)感子故意长  热情款待

8.送别

(1)去哪里  只  (2)不得意  (3)安慰  羡慕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9.青溪

(1)循、沿  同“趋”  安静  (2)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3)“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或“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分析略)

10.渔家傲

“花底忽闻敲两桨”,“闻”字、“敲”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在,用“花底”二字映衬出了敲桨之人。第二句“逡巡女伴来寻访”,方才点明了人和人的性别。“逡巡”,顷刻,显示水乡女子荡舟技巧的熟练与急欲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写得颇有声势。“酒盏”句,是对姑娘们喝酒逗乐的描写。这个“旋”字,与上面的“忽”字、“逡巡”二字,汇成一连串节奏快速的行动,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惹人喜爱。

“莲舟”句写荷叶作杯。据说是把荷叶连茎摘下,用针刺破叶心凹处,一手捧荷叶,注酒凹处以当酒杯,于茎端吸饮之。在荷香万柄、轻舟荡漾中间,几个天真烂漫的姑娘用荷叶作杯,大家争着吮吸荷杯中的醇酒,好一幅生动而富有乡土气息的女儿行乐图!接着轻荡莲舟,碧水微波,而荷杯中的酒,也微微摇动起来,映人了荷花的红脸,也映入了姑娘们腮边的酒红,一似红浪时生。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洒面红相向”,是从花、酒与人三方面作交错描述。花的清香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和,花的红晕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花也好,人也好,酒也好,都沉浸在一片“香”与“红”之中了。这就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醉倚绿阴眠一饷”句,笔锋一转,由热闹转为静谧。又拈出一个“绿阴”的“绿”字来,使人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和音响的对比,从而构成了非凡的美感。下面两句笔锋又作一层转折,从“眠”到“醒”,由“静”再到“动”,用惊起”二字作为转折的纽带。特别是这个“惊”字,则又是过渡到下文的纽带。姑娘们喝醉了酒,在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而船因无人打桨随风飘流起来,结果在沙滩上搁浅了。“惊起”是言醒来看到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这样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

11.秋登万山寄张五

(1)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2)灭  愁  孤寂(孤独)  惆怅  (茫然)

(3)与旧友一起共度重阳佳节

12.夏日南亭怀辛大

(1)窗  遗憾  (2)嗅觉  听觉

(3)可选择的诗句有:“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等。(可以从词性、情感、物态、声色等角度赏析)

13.春泛若耶溪

(1)泛  春江  月夜  花路  (2)幽意  (3)爱好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愿意做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14.宿王昌龄隐居

(1)孤云  (2)前者:住宿;后者: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3)可以从对偶的角度一一分析。

15.贼退示官吏 并序

(1)癸卯岁  西原贼  道州、永州、邵  劝诫  官吏不要忍苦征敛  (2)生活之安适,日子之太平  二十  官(臣)

(3)“贼”的表现是: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使臣”的表现是: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4)于愿弃官,也不愿做所谓的忠臣、贤臣。宁愿归隐江湖,洁身自好,也不愿坑害人民。

16.夕次盱眙县

(1)驻扎、停驻  城  (2)风起日沉  (3)孤独  (4)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17.溪居

(1)劳累、牵累  流放  (2)久为簪组累  (3)幸

18.渭城曲

(1)湿润  旅馆  老朋友  (2)春天  渭城  朝雨  青青柳色  (3)柳

19.出塞二首(其一)

(1)只要  (2)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互文。  (3)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20.春夜别友人

(1)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2)从上句的屋内转到屋外,高高的树阴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时刻终于来了。

21.凉州词

(1)黄河  白云  孤城  万仞山  杨柳  (2)略

(3)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说“何须怨”。

22.闺怨

(1)不知愁  (2)柳树又绿,夫婿未归,时光流逝,青春易逝。  (3)少妇的突然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

23.凉州词

▲作悲伤理解:从征战前夕的畅饮,以乐寓悲,悲凉感伤,厌恶征战。这是“醉卧沙场”前的哀歌。▲作谐谑理解:以“醉卧”、“莫笑”、“几人回”等情感的流露,看出无厌恶戎马生涯之情,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叹。▲作旷达理解:以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视死如归的豪放旷达。

24.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1)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告别  指暮春橄艳的景色  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只  (2)黄鹤楼  烟花三月  扬州

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3)送别的地点是名胜黄鹤楼;送别的时间是“烟花三月”的春天;朋友的去向是东南形

胜的“扬州”;送别的场景是孤帆、碧空、长江……诗以绚丽的春色和浩渺的长江为送别的背景,渲染、描绘出了一幅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送别画。

25.江南逢李龟年

(1)寻常  几度  又逢  (2)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26.滁州西涧

(1)独怜幽草涧边生  (2)“舟”字。  (3)表达了忧伤的情感。

27.寒食

(1)花  柳  汉宫  五侯  (2)诗歌不直接讽刺,而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加以描摹,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3)春城无处不飞花

28.春怨

(1)宫人  环境  心情  (2)日落、黄昏、空庭、梨花满地  泪痕  寂寞

29.赠柳

(1)“掩映”、“参差”写繁茂,“风流”、“婀娜”写轻盈。(2)柳絮像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3)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30.夜上受降城闻笛

(1)月色下。  (2)声音  心中感受  (3)谱歌:从节奏、押韵等角度分析;作画:从色彩、景物角度分析。

31.江上即事

(1)色彩  春雨  落花  (2)注意从近到远的视野,注意色彩,注意景物。

32.写意

(1)独坐  高眠  (2)不矛盾。前者说的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情感,后者写的是自己自然随意的生活。

(3)表明诗歌的写作是随意信笔而来;描写作者闲适悠然的情感;借用绘画用语,意为用文字作画,有新意。

33.野步

(1)舟楫。野外散步,触景生情:黄犊眼中荒草,鹭鸶立处枯荷。  (2)“荒草”和“枯荷”还可以理解为作者面对的官场。

34.和乐天《春词》

(1)红色  满  数数  (2)自然的良辰美景;宫女的青春年华。

(3)新妆初成无入赏识,只有“数花朵”的无聊,只有被“蜻蜓”吸引的无奈。

35.题金陵渡

(1)南京  渡口  夜  (2)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洲,星火闪烁。画面虽然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

36.宫词

(1)B  (2)失宠。  (3)因为鹦鹉会学舌,怕招来祸害。

37.闺意献张水部

(1)“拜”、“低声问”等。  (2)入时无  (3)采菱女歌喉

38.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1)想要  握  一面旗帜  疆场  (2)热爱祖国,追怀盛世的情感;为国捐躯,抱负未能施展的遗憾。

39.遣怀

(1)漂泊  省悟  落得  (2)楚王好细腰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3)赢得

40.酬张少府

(1)好静  (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句。  (3)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与苦闷。

41.嫦娥

(1)暗  银河  (2)烛影深  长河落  晓星沉  渐  (3)孤独无伴的嫦娥  清高而孤独的诗人

42.瑶瑟怨

(1)梦不成  (2)所见:冰簟、银床、碧天、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所闻:雁声;所感:“怨”情。

43.望蓟门

(1)望  危旌  云(雪)山  (2)从戎之志

44.台城

(1)渲染氛围。  (2)首句:金陵雨景;二句:六朝往事。  (3)虽然风景依旧,但是人世沧桑。

45.菩萨蛮

(1)“人”字。  (2)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思返。  (3)空  更

46.渔歌子

(1)略

(2)要注意这些景和物:从容自适的渔父、江南二月的桃花、春江流水、迷蒙的烟雨、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等等。

(3)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47.浪淘沙

(1)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以。

(2)春意阑珊  (3)“别时容易见时难”或“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8.苏幕遮

(1)黄叶  绿波  翠烟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作者的多情和重情。

49.蝶恋花

(1)高  倚靠着  准备,思量  它(她)

(2)“春愁”是无形的,但是作者却说它“黯黯生天际”。(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

50.江城子•密州出猎

(1)暂且,姑且  高举  告诉  畅快,尽情符节,古人用来作凭证的东西  (2)出猎

请战(3)柳永;自成风格,这里指的是“豪放”派;诗歌的单位。

51.虞美人•听雨

(1)欢乐  失意

无奈(同义词均可以);(2)以“客舟”点明客居在外的“悲”和“离”,以“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意象,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3)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

52.月夜

(1)仰望  大地静谧(夜寒料峭)

虫声新透;(2)初春的虫子也许还很稀少,,但是诗人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虫声是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也令人油然生发出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53.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1)秋天的满月之夜  京城  (2)疑  畏  (3)曹操

54.送灵澈上人

(1)色彩:苍苍;钟声:杏杏;景色:斜阳、青山,这些都营造出一种闲淡清寂的氛围,有别于一般送别诗的黯然神伤。  (2)略

55.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出外做官(的人)  动植物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产生的周期现象(如冬眠、开花、发芽)   (2)“惊”或“新”

(3)思归和伤春。

56.归嵩山作

(1)水  鸟  (2)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越感到凄清的心境。  (3)归隐之高洁  与世隔绝

57.杂诗三首(其三)

(1)cháng。因为这是“经常,不断地”的意思。(2)有个名将能率领军队,一举破敌,结束战争,使天下亲人早日团聚。

(3)厌恶战争,渴望和平。

58.题大庾岭北驿

(1)南飞雁  思乡  (2)“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抒发了怀乡情切之情。  (3)采寄亲人,以表衷情。

59.次北固山下

(1)停宿,过夜  家信  (2)残夜未尽,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旧的一年还未过去,江上已经露出春意。  (3)思乡之愁。

60.旅夜书怀

(1)细草、微风、危樯、夜舟、星垂、月涌等   (2)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

(3)漂泊无依的伤感。

知音天下少,壮志付斜阳。我欲觅小轩,只笑做多种情。我今向河阳,英雄容颜更难觅。回古三千,纵横万里,淡淡花香缘相随,傲笑他年已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