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试卷> 题目
中考语文阅读专题精讲巧练

中考语文阅读专题精讲巧练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知识能力关]

1、王勃这首五律立意新颖、意境恢弘、胸襟开阔、气概豪迈、音节爽朗,是古代送别诗中的佳作。诗歌首联从送别的地点“三秦”落笔,点出杜少府赴任的地点“五津”,颔联以散句上承首联,诉说今朝友人去往蜀州任职,诗人自己同样有“宦游”之意。颈联诗人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情味深长,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尾联一反离愁别绪的常调,尽扫伤感流泪的余习,发出昂扬、乐观的歌唱。

选项C言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与题目明显矛盾,故答案为C。

2、这首五律描写春夜之雨贯穿了一个“喜”字,全诗色泽鲜丽,语言清新隽永,富于理趣,赞誉大自然德泽于民而不居功。诗歌首联以“好”字点题,运用拟人手法,赋春雨以灵性,喜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隐喻“春雨贵如油”之意。颔联尽得春雨细密、夜降的特点,传为千古名句。颈联运用画笔点染雨夜江边之美,道出了诗人夜赏雨景的欣喜之情。尾联想象夜雨过后,清晨红花润湿之态美不胜收,虚笔所至,春雨之喜更深一层。

选项D言最后两句实写,对诗歌尾联虚笔之意有所误解,故答案为D。

3、这支小令抒写作者赴陕赈灾,路经潼关时的感慨。全曲遣词精辟、形象鲜明,于浓烈的抒情色彩中迸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峰峦如聚”中“聚”字,不仅写出峰恋的众多,而且赋予峰恋以生命和意志,尽显它们齐向潼关拱卫而来的动势。“波涛如怒”中“怒”字,既概括了黄河波翻浪涌、奔腾咆哮的磅礴气势,又赋予它生命的激情。作者深感历朝历代兴衰更替,宫阙起于一时又毁于一时,百姓备受其苦,屡遭其乱,不禁大声疾呼“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了作者的非凡史识和悲愤之情。

选项D言作者悲愤之情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不明作品怀古伤今、忧时愤世的主旨,故答案为D。

4、此诗又题《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题画诗中的名篇。诗歌一、二句分写岸上与水面。岸上,翠竹桃花相间,绿红掩映,摇曳于春风之中,三两之数传递出早春气息。水面,一江碧波当中,鸭群嬉游,戏玩于暖水之上,物候之变显示出早春已至。诗歌三、四句分写地上与水下。地上,蒌蒿短短,芦芽微出,诗人于不经意处觉察万物复苏之意。水下,河豚游动,逆流而上,欲食芦芽,诗人于画面外发挥优美动人的联想。全诗入乎画内,状其形,出乎画外,摹其神;既具画意,又具哲理。

选项D言河豚不甘寂寞浮出水面,误解诗歌末句联想之笔,故答案为D。

5、(1)B、E

(2)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了“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6、(1)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2)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 ,显得深沉含蓄。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7、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落日黄云,北风劲吹,大雪纷纷,大雁南飞,体现的是一种漂泊的苍凉孤独之感;而第三句突然一转,借对朋友的慰藉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感,鼓励朋友充满信心和力量,格调高昂豪壮。

 [创新能力关]

1、不同意。因为诗题是《江南春》,即作者是写江南春天的景象。而诗中的“千里”也是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像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春光明丽,草长莺飞,堤上杨柳依依,春风骀荡。一群儿童嬉笑追逐,趁着风势把纸鸢放上蓝天。这是一幅多么自由、天真、惬意的图景。

3、(1)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2)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4、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5、(1)张作写景气势不凡,既充满动感而又饱含感情,抓住了无数宫殿楼阁都变为废墟这一典型事例,写出了封建王朝兴则大兴土木,亡则战火纷飞,给人民带来的都是痛苦;陈作写景也十分出色,寄情于鱼樵,流连于山水,写出对宁静恬淡的隐居生活的赞美,情趣高雅,是此作动人之处。

(2)这两首元曲作品价值之高下主要体现在各自的结尾两句,它们都在前边写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抒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点明了主题。但前者高度概括出千百年来人民苦难的根源,以及对王朝兴废本质的揭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人民寄寓了高度的同情,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深刻的哲理性,超越时空,震撼千古;而后者对于天下兴亡、朝代更替,只有冷峻的嘲弄,抒发了兴亡由它,逍遥在我的思想。作者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