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试卷> 题目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参考答案

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共28分)

1.B    2.D

  3.(2分)第①处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

             第④处  其中最重要的是创立了“相对论”

             第⑤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第⑥处  爱因斯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或“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4.(8分)(1)大漠孤烟直(2)留取丹心照汗青(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小题分,增、删、漏、倒一字不得分)

(5)例: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2分)闪亮的明灯,照亮人生的道路(结构不一致,不用比喻修辞方法,则不得分。)

6.(2分)①内容符合主题要求,两句结构一致,语言精彩,可得满分;②内容与主题一致,但语言一般,则得1分;③内容与主题不一致,语言表达较差,则不得分。

7.(共4分)

示例一:一个由三人合臂相拥而成的中国传统汉字“世”,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在中文里可理解成“世界”,也有“世博会”的含义。“世”与数字“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SHANGHAICHINA”巧妙组合,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示例二: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示例三: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此题只要学生能描绘出“世”字,说出合作融合之意即可。共4分)

8.重视平民教育(教育要面向全民)(2分, 意思对即可)

  9.略(“书名”不记分,“特点”和“感受”各记2分;写特点要求:简练、全面、准确;写感受要求:精辟、准确、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

10.(2分)生机;气势;活力(每点1分,文字不求一致,意思对即可)

11.(3分)形状;态势;花色(写出两点2分),表现了油菜花旺盛的生命力。(1分)

12.(2分)为了衬托油菜花的黄。或:为了更加突出油菜花的黄。(意思对即可)

13.(2分)油菜花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使“我”认识到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恋的。(意思对即可)

14.(3分)点出比喻:油菜花遍地都是,呈现一片黄色,犹如遍地铺满黄金(1分);油菜花在“我”生命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像黄金一样宝贵,值得珍视(2分)。(意思对即可)

(二)

15.(2分)究改为就、投改为头   粘改为拈、翻改为番。阵以待

16.(3分) 示例1:比喻论证。如:“凹”令人想到理头苦干,扎根生活;“凹”“ 凸”并开列体现了人生道路的坎坷。其作用是:把抽象的人生道理分析得浅显生动。示例2:道理论征或引证。如:“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帕特黑克说过:“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生命持久。”其作用是:把人生道理分析得生动形象,严密透彻,令人信服。(找出论证方法给1分,作用分析正确给2分)。

17.(2分)人生有许多的坎坷和不平,只有学会从困难、挫折中不断思索和总结,才能更加丰富人的智慧,使人的生命持久而有意义。(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可的情给分直至满分) 18。(4分)第①句可以。因为它叙述了司马迁在逆境中奋斗,终于写成《史记》的史实,能证明“战胜逆境终成才”的观点。第②句不可以。因为这句引言强调的是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而本文观点是“战胜逆境终成才“,因而不能作论据。(每分析正确一句给2分)。 

19.(3分) (1)不赞成这种观点。因为优越的条件往往无法磨炼人抗挫折的意志, 艰苦的环境能磨砺人坚毅耐劳的品质

(2)不赞成这种观点。优越的条件能让人便捷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艰苦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才智的增长。

(3)不完全赞成。条件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无论什么条件,都要善于有效利用,做到顺境不浮躁,逆境不消极,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现实,才会更有益于健康成长。(任选一种观点,只要表述清楚,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给分、直至满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20.(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1.①大约,大概 ②凄清,冷清清  ③向南  ④说出 22.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23.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24.心志高远或心境高远   全诗的诗眼或概括全诗的中心词(2分)

25.“悠然”二字写出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悠然”写出作者闲适、恬淡自得的心境。不好。因为用“见”字,就好似无意之中,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最能表现他归田后悠然自适的情韵。改为 “望”字,表示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就变得兴味索然。)  (意思接近即可)(2分)

四、写作(50分)

参照2008年河南省中招考试作文评改标准。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