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试卷> 题目
中考语文复习一诊试题

中考语文复习一诊试题参考答案

答案

一、二大题

   1.
   2.
   3.
   4.
   5.
   6.
C
B
D
B
D
C

三、7.(4分)

(1)(2分)如果人们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如使”、“于”的解释各0.5分)

(2)(2分)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加”“为”的解释各0.5分,未补出省略成分扣0.5分)

8.(4分)①归雁洛阳边。 ②禅房花木深 ③ 濯清涟而不妖

④锦江春色来天地   ⑤莫道不消魂。  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明:每填对一空计1分,如有错字、漏字、添字之一者,该空不计分)

9.(2分)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②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说明:评分标准同第8题 )

四、现代文阅读(12分) 

10. 中心论点是“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论题。

11. 本段文字首先提出要“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这一观点,接着举了家庭生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最后,引用古人的观点来告诉我们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是中,我们一定要珍惜。(3分)

12.举例论证和道理。(1分)作用:例1引用庄子的名言,更权威、科学地论证了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的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2举出司马光、雨果、鲁迅的珍惜时间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要求扣文中内容(1分和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1分)。

13.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就语言特点或思想内容某一方面谈即可得满分。(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联系生活谈感受2分) 例如: “香九龄,能温席”,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九岁的孩子尚且知道以行动孝顺父母,我们更应该关心父母,尊重父母。

五、 (60 分 )

14.(60 分 )

等级评分标准





40

一等(40-36)
二等(35-30)
二等(29-20)
四等(19-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较具体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较通顺
字迹较清楚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突出
内容不够具体
感情基本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不够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偏离题意
中心不够明确
内容空泛
感情虚假
条理不够清楚
语言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不符合文体要求
 
 
 
 
 
 




20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较能通过现象
深入本质
较能揭示问题产生
的原因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材料较丰富
形象较丰满
词语较生动
句式较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较有意蕴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较有独到之处,较有个性色彩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评分点,不要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 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偏后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 (共4分)

 1. (2分)全诗的主旨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显示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答对一方面即可)

2. (2分)“钟”字有聚集或集中之意,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拟人)(1分),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生动形象地写出泰山神奇秀丽景象(1分)。

二、文言文阅读 ( 共12分 )

3.(2分)C

4.(6分)(1) 你能做范滂那样的忠臣,我难道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良母吗?(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顾”、“邪”的解释各1分)

(2) 河水将要危害到城墙,事情非常危急了,即使是禁军(也)暂且替我竭尽全力(保护城市)。(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虽”、“且”的解释各1分)

5. (4分)苏轼少有大志,长大后,为民除弊兴利身先士卒,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联系我们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谈谈如何学习即可。(苏轼的精神品质大致说到即可得2分,结合青山年的生活实际谈2分)

三、阅读 ( 共 22 分 )

(一) 名著阅读 (4分)

6.写出书名不给分,写出作者得1分;推荐语3分,只需写出主题、内容、情节、人物、写作风格等其中一个方面,并有自己的感受,文从字顺,即可得分。

(二)(18分)

7.(3分)“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提示:“我”羡慕城里人的生活1分,黄春草的奋斗经历1分,“我”的认识1分)

8.(4分)(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2分,意合即可)   (2)第-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2分,各1分)

9.(3分)烘托了(1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2分)。

10.(4分)“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2分)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2分)

11.(4分)提示:紧扣原文.结合实际,语言流畅(如不结合实际扣1分)

四、语言运用

12.(4分) ①各小组推选2-3名代表准备参加班级交流、评价活动。②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一个语文主题活动小组。安排活动主持人规定交流顺序,确定活动的评委。 ③各小组代表交流  ④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 ⑤语文老师或主持人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主要步骤每项1分, 满分4分)

13.(4分) 要点:文明的断残不是古代城郭的废置,而是失去对文字的解读能力;一个民族的毁灭,不在于生命的消失,而在于文字(语言)的灭亡;汉语是世界上最悠久最美丽的语言……(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重在探究)

14. (4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能够抓住景物特点(2分),恰当运用修辞,语言得体生动,有吸引力(2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