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试卷> 题目
江西省南城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江西省南城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参考答案

江西省南城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1.《左传》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则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科举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表罗列了秦、西汉、宋、清各代的部分官职,依据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巡抚 总督 都统 水师提督 管带

郡守 中尉 宗正 将作少府 监御史

刺史 三服官 盐铁官 常侍 司隶校尉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知州 提点刑狱司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3.历代政府关于少数民族管理的各项举措中,不正确的是(  )

A.秦朝在相当于“县”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同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道”

B.元代的宣政院是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C.清朝时期在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4. 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

5.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该时期(   )

A.汉     B.秦    C.唐   D.宋

6.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7.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    )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官僚子弟
富豪
平民
贫民
69.6%
6%
15.7%
8.7%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8、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9、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1.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可以了解到(   )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③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2、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13.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英两国领导人的会面场景,邓小平在谈话中阐述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

C.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互借鉴      D.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4.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15.下表为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这说明(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9

  A.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   B.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共产党不居于领导地位              D.是多党制政府

16.右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样。图样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民族平等原则       ④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18.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
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C
尼克松访华
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

19. 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   )

A. 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打破了会议僵局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C. 阐述了中国“一边倒”“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D.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0.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

材料二: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地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 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 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谓“日蒋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的立场上,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各形成了怎样的战场?两个战场是怎样的关系?(6分)

(2)   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4)

(3)   一句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4分)

(4)   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