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试卷> 题目
白水高中高一2015-2016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白水高中高一2015-2016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选择:

1_5CCBCB    6_10BABDC    11_15DBCCA 

16_20AADDD    21_25DDABD    26_30ACCBB

解答题:

31.(1)原因:落后的中国封建制度难于对抗先进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2分)

说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进程;(2分)

(或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领导者:孙中山(2分)

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2分)

(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

优势:人民当家作主。(2分)

32.不同看法、理解: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6分) 注意:全方位占有和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2分)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材料一中平安政治改为共和政治,以及国粹学报改为共和杂志,并且深受欢迎,说明当时民主共和观念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材料二所述为革命后地方即农村地区的状况,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农村地区变化有限,说明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有限,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必须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力求全面和准确。

33.(1)特点:因材施教。(2分)

作用:有利于培养经世致用人才;使实用学科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为各地教育起了示范作用;(6分)

(2)地方有较大自主权;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4分)

(3)主要内容:各级政府都要承担职业教育责任并保障经费的投入;中学教育应具有职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双重功能。(4分)经验:因材施教;经世致用;优化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