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模拟试卷物理部分 四

                    南靖四中  孙婧

 

1. 如图1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

a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的小,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力

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A.F1  B.F2  C.F3  D.F4

2. 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 V,b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A.4 V          B.8 V

C.12 V         D.24 V

3. 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的2倍,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卫星运动的速度为                         B.卫星运动的周期为

C.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D.卫星的动能为

4.如图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15m处质点的位移是0.1cm

B.此列波的振幅是0.1cm

C.若A的速度沿负y方向,则B的速度亦沿负y方向

D.A的加速度沿负y方向,而B、C的加速度沿正y方向

5.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MN上形成的彩色光带落在bc区域内。现将一温度计放在屏上不同位置,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最快的区域为  

A. ab             B. bc         C. cd          D. bd

6.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边界竖直,宽度为2Lbcd是用金属丝做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闭合线框,cd边与磁场边界重合,线框由图示位置起以水平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出两点间的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二.实验题

7.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卡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可读出这个摆球的直径为          mm。

试题详情

8. 某同学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60Ω的未知电阻,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

A.电流计G(内阻Rg=50Ω,量程200μA)

B.电阻箱Rl(0―9999Ω)

C.电阻箱R2(0―999999Ω)

D.两节干电池(电动势略为3V,内阻忽略不计)

E.开关两个

F.导线若干、电键一个

该同学经过分析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完成实验。请您完成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①实验时电阻箱应选择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电键S1,断开电键S2,调节R,记下电流计G的读数为I1;在保证                 的条件下,闭合电键S2.记下电流计G的读数为I2

③电阻Rx的计算式为Rx =                       ;

④电阻Rx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试题详情

9.(15分)滑板运动是一种陆地上的“冲浪运动”,滑板运动员可在不同的滑坡上滑行。如图所示,abcde为同一竖直平面内依次平滑连接的滑行轨道,其中bcd是一段半径R=2.5m的圆弧轨道,O点为圆心,c点为圆弧的最低点。运动员脚踩滑板从高处由静止出发,沿轨道自由滑下。运动员连同滑板可视为质点,其总质量m = 60kg。忽略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取g = 10m/s2,求运动员滑经c点时轨道对滑板的支持力的大小。

试题详情

 

 

 

 

 

 

 

 

 

 

10(19分)下表是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指标,其中额定车速是指电动车满载情况下在平直道路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的速度。

额定

车速

载车

质量

载重

电源

电源输

出电压

充电

时间

额定输出

功率

电动机额定工作电压和电流

18km/h

40kg

80kg

36V/12Ah

≥36V

6~8h

180W

36V/6A

  请参考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g取10 m/s2):

(1)此车所配电动机的内阻是多少?

(2)在行驶过程中电动机受阻力是车重(包括载重)的K倍,试计算K的大小。

(3)若电动车满载时以额定功率行驶,当车速为3m/s时的加速度为多少?

 

 

 

 

 

试题详情

11.(20)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闭合金属导线框,其质量为m,回路电阻为R.图中MNP为磁场区域的边界,且均为水平,上下两部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方向如图所示. 图示位置线框的底边与M重合. 现让线框由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线框在穿过NP两界面的过程中均为匀速运动. 若已知MN之间的高度差为h1h2>L. 线框下落过程中线框平面始终保持竖直,底边结终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 求:

试题详情

   (1)NP之间的高度差h2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四.选考题

[选修3-3]

试题详情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

B.第二类永机不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但随科技发展可以获得―283℃的低温

C.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水的摩尔质量为M,标准状况下蒸气的密度为p(均为国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试题详情

 13. 如图所示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100℃)下的速率分布图,图中纵轴为速率为ひ的分子个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同一温度下,速率越小的氧气分子个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越高

B.同一温度下,速率越大的氧气分子个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越高

    C.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选修3-5]

试题详情

1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面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并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木块、弹簧、子弹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人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试题详情

15. 如图为氢原子n=1,2,3,4的各个能级示意图。处于n=4能量状态的氢原子,当它向较低能级发生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可能为 

试题详情

A.2.55eV         B.13.6eV    

试题详情

C.10.75eV   D.0.85eV

 

 

理综模拟试卷二  答案

1

2

3

4

5

6

B

B

BD

A

D

B

 

 

 

 

二.实验题

试题详情

7. 13.85  (4分)

试题详情

8. ①R2(或C)  (3分)

②R不变         (4分)

试题详情

 ③       (4分)

④偏大            (3分)

三 计算题

 

试题详情

9.(15分)运动员从开始滑下至c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试题详情

                   ①      (5分)

运动员滑至最低点时,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

试题详情

                  ②      (5分)

试题详情

由①②得             ③

试题详情

代入已知数据,求得       ④      (5分)

试题详情

10、(19分) 解:(1)从表中可知,输出功率P= 180W,   (2分)

输入功率P=UI=36×6W=216W     ①   (2分)  

Pr=I2r=P-P出           ② (2分)

试题详情

r =          ③  (2分)

试题详情

   (2)P=f=K(M+m)g    ④     (2分)

试题详情

   K=      ⑤     (2分)

试题详情

   (3) P=F                  ⑥   (2分)

 F-K(M+m)g=(M+m)a       ⑦      (3分)

试题详情

由⑥、⑦得:a=0.2/秒2         (2分)

试题详情

11.(20分)(1)在穿过N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电动势E=2BLv1              

       线框中产生的电流I=E/R=2BLv1/R            (2分)

       线框受到的安培力F=2BIL=4B2L2v1/R          (2分)

试题详情

       由平衡得                    (2分)

试题详情

                                    

       同理线框穿过P过程中的运动速度v2=mgR/B2L2    (2分)

试题详情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分)

试题详情

       = (2分)

试题详情

(2)穿过M时产生的电热 =     (3分)

       穿过NP时产生的电热为Q2=mgL          (2分)

试题详情

       共产生热量Q=Q1+Q2       (3分)

试题详情

四.选考题  (各题6分)

[3--3]   12.D     13.D

试题详情

[3-5]    14. B   15. 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