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块检测

(山东省烟台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谬(niù)种    央浼(měi)    付梓(zǐ)     租赁(lìn)

B.      笑靥(yè)     撷(xié)取    细胞(bāo)    船舷(xuán)

C.      刹(shā)车    殷(yān)红    岑(cén)寂    恫吓(hè)

D.     窠(kē)臼     颓圮(qǐ)     坍(tān)缩    手帕(pà)

试题详情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喋血  克扣  号啕  暗厢操作

B.      琐屑  调济  匮乏  集腋成裘

C.      膨胀  迷雾  座落  临渊羡鱼

D.     竣工  挑衅  蛰居  大笔如椽

试题详情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于人类文明史和意识形态史对文章的      ,人们对文章总是有着习惯性的推崇。

②流入长江中游的汉江      有巨大的电力资源,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建成了湖北最大的水电站――石泉水电站。

③《华尔街日报》的新闻报道通过      的笔锋净化着商业市场,正是它的舆论监督使上市公司的运作不能为所欲为。

A. 器重        蕴藏        尖厉

B. 倚重        蕴藏        尖利

C. 器重        贮藏        尖利

D. 倚重        贮藏        尖厉

试题详情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欠当的一句是

A.     这篇小说以细腻而真切的笔触描述了一个青年妇女为改变山村贫穷面貌而艰苦创业的感人故事,其中个性飞扬、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B.      于涛是山西中宇篮球队的元老级人物,经验丰富,老气横秋,连续几个赛季,不论主客场,他都能拿到20分左右,可以说是中宇的功臣。

C.      岁月如行云流水一般悄悄地流逝,白发也悄悄地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成了他头脑中永远的记忆。

D.     从小喜欢舞文弄墨、屡获中学生优秀作文奖的小李在报社如鱼得水,他的一篇题为《汗水换淡水》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6.     下列有关“受害者心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受害者心态”是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互相猜疑互相防范,人变得刻薄、偏激,缺乏平常心和宽容心

B.     “受害者心态”是看待社会问题和蔡玉社会讨论是,站在受害者立场上,带着的一种“受害”情绪。

C.     “受害者心态”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种病态心理,它无处不在,存在于社会底层,也存在于相对强势的阶层,弥漫于网络空间和新闻舆论中。

D.     “受害者心态”导致大家带着一种对立情绪互相讨伐,互相伤害,结果形成随地吐痰、随手倾倒垃圾、乱砍滥伐、频用空调的庸常恶习。

试题详情

7.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受害者心态”成因的一项是

A.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失衡,使不同阶层的人都觉得自己“受害”。

B.     社会存在着一种垄断着各种资源的超强势群体,使其他各阶层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弱者。

C.     制度不规范、不透明,法治化程度较低,不能给公众以稳定的利益预期。

D.     人们缺乏平常心,对人不宽容,都站在受害者立场上对施害者发动攻击,冲突越来越剧烈,侵害越来越理直气壮。

试题详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9.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华州渭南                  徙:调动(官职)

B.     再送刍粮赴灵武              部:率领

C.     佶不甚抚                    存:抚恤

D.     以平夏                      扼:控制

试题详情

10.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馈饷之劳,迁虞部员外郎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B.     自古盛德之世,未尝无边圉患         臣壮也,犹不如人

C.     拔陷将重围之中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D.     一代死事之表表者,可泯诸            吾还也

试题详情

11.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张佶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始用荫补殿前承旨,以习儒业,献文求试,换国子监丞。

②至延安,遇夏人入寇,亲督兵击败之。

③有荐其武干者,召还,授如京使、泾原钤辖兼知镇戎军。

④徙麟府路钤辖,夏人来寇,佶率兵与战,亲射杀酋帅,俘获甚众,余党遁去。

⑤至州,置四门砦,开拓疆境,边部颇怨。

⑥议者又欲加恩宗哥、立遵等族,以扼平夏,佶请拒绝之。

A. ①③⑥      B. ②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试题详情

12.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张佶年少是就有志向,开始由于父祖有功而做了殿前承旨,他通晓儒家学说,向朝廷献上文章求试,结果换任国子监丞的官职。

B.     至道年间,任陕州通判,正好遇到夏人来侵犯边境,他率军队击败敌人;后来奉召讨伐王均,督运军需有功而升任虞部员外郎。

C.     王均叛乱被平定后,张佶做了利州路转运使。后来任麟府路钤辖,他率兵迎击来犯之敌,大获全胜,受到皇帝褒奖和赏赐。

D.     秦州李浚暴死,马知节推荐张佶前去赴任,于是皇帝任命他为左骐骥使,见人秦州知府。到任后,设寨开拓疆境,边境的部族都非常怨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试题详情

四、(2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天愿作比翼鸟,               。(白居易《长恨歌》)

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                    ,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五、(12分)

试题详情

16.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写一句结论性的花。要求:用语简练,不超过20个字。(4分)

有一种诗人是痛苦的夜莺,喉咙里没有血丝便不会歌唱;有一种诗人是英勇的号手,用力时连肺腔里都拖带着血丝;有一种诗人是动情的歌者,即使唱的是欢乐之歌,心脏里也澎湃着滚烫的血液。总之,                                                       

试题详情

17.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是语段文意前后贯通。(4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痴痴地迷上了文学。如果说文学是桑叶,我就是春蚕      

                                                    

试题详情

19.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的题目“沉睡的谷粒醒来”的含义。(4分)

试题详情

20.第八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这一内容说明了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试题详情

21.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分条概括。(4分)

试题详情

19.第一段中为什么说“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分)

试题详情

20.作者说“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4分)

试题详情

21.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试题详情

22.郁达夫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学过的《故都的秋》,就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结合文中提到的他的其他作品,谈谈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6分)

七、作文(60分)

试题详情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C(A“谬”读mi;B“舷”读xin;D“圮”读p)

2.     D(A暗箱操作;B调剂;C坐落)

3.     B(器重:看重,重视,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倚重:依靠,器重;应用范围较广。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贮藏:储藏。“尖厉”和“尖利”,二者都可用来形容声音高而刺耳,但“尖利”还可作“尖锐、锐利”讲。)

4.     A(呼之欲出:形容人物画像逼真或描写生动,好像一叫就会走出来。B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或没有朝气,含贬义。C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唱歌等。D“舞文弄墨”属贬义。)

5.     A(B项成分残缺,“如何”前加“就”;C项“大多是……”与“……以……为主”杂糅,或表述为“应征者大多是青年师生”,或表述为“应征者一青年师生为住”;D项搭配不当,把“报告”改为“机制”。)

二、(9分,每小题3分)

6.     D(“随地吐痰、随手倾倒垃圾、乱砍滥伐、频用空调”不是“受害者心态”所带来的行为结果。)

7.     D(是结果,不是成因。)

8.     C(A项因果倒置;B项不是“表现在言语上”;D项“失去了是非感”和“只是”说法绝对化。)

三、(12分,每小题3分)

9.     A(徙:迁居。)

10.  C(介词,从。A项前者为介词,凭借:后者为连词,来。B项前者为助词,的;后者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前者为副词,表反问;后者为副词,表婉商。)

11.  C

12.  B(“夏人来侵犯边境,他率军队击败敌人”一事不是在陕州通判任上。)

四、(24分)

13.  (10分)

(1)(4分)曹州有个被诬陷杀人的百姓,张佶奉诏前去查究这个案件,揭发出隐藏的奸邪之人,蒙冤的百姓冤情得以洗刷。(每句1分,关注句式和“按”“?”“雪”的翻译。)

        (2)(3分)张佶治理军队安抚百姓,很有威望和恩惠,蜀地人很久都还怀念他。(每句1分。)

        (3)(3分)又靠近渭河设置采木场,戎人没有争抢这个地方,迁移帐房离去。(每句1分。)

14.  (8分)

(1)(4分)“落絮飞花”,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飘荡不定的情景,(1分)寄托了作者远离亲人的飘零之感;(1分)“日又西”,写日出日落,日复一日,时间漫长,(1分)突出了作者一天天处在思念亲人的情感煎熬之中。(1分)

        (2)(4分)古人多用杜鹃啼鸣表示思乡,黄昏时分,杜鹃哀啼,自然引发诗人思归之情;(2分)“忍听”,即“不忍听”,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愁苦。(2分)

15.  (6分)

        (1)在地愿为连理枝     栏杆拍遍

        (2)赢粮而影从     万里悲秋常作客

        (3)智者乐水    雄飞雌从绕林间

        (每句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五、(12分)

16.  (4分)答案示例:(1)真正的诗人都是用自己的热血生命在歌唱。(2)不是用热血生命写就的文字不能成为真正的诗。(意思对即可)

17.  (4分)答案示例:如果说文学是花朵,我就是蜜蜂;如果说文学是池塘,我就是锦鲤。(每句2分,只要能表达出我和文学的密切关系,比喻合情合理即可。)

18.  (4分)答案示例:(1)你我他合臂相拥,心心相连,相聚在美满幸福的世博会大家庭。(2)你我他同乘世博会的快车,携手奔向美好和谐的新生活。

六、(18分)

(一)

19.  (4分)“谷粒”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2分)“沉睡的谷粒醒来”表示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在现实中继续得到继承。(2分)

20.  (4分)作者通过想象,形象再现了河姆渡人原始质朴的生活画面,(2分)说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1分)诗歌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古老文明。(1分)

21.  (4分)表达了作者从深厚的故文明中汲取营养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意愿,表现了对河姆渡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崇拜和珍视之情;(2分)呼应文章题目,深化了主题。(2分)

22.  (6分)(1)本真、质朴的诗歌更有生命力。(2)诗歌离不开劳动人民的生活。(3)诗歌要从中华文明中汲取营养。(每条2分,符合文意、合情合理即可。)

(二) 

      19.(4分)(1)因为从童年生活到求学生涯,孤寂和落寞一直强烈地包裹着他,经历了太多的艰难曲折,壮志难酬。(2分)(2)承上启下,(1分)承上文意发生转折,引起下文对他孤寂一生的叙述。(1分)

        20.(4分)(1)童年和学生时代是在孤寂中度过的,形成了他孤僻的性格。

        (2)回国后,中国的黑暗现实使郁达夫产生了一种幻灭感。

(3)经济上无法立足,居无定所,没有固定职业,四处漂泊。

(4)早年丧子,孤苦伶仃,景况凄凉。

(5)感情生活连连受挫,只身离开祖国,自我放逐。(每答出1条得1分。)

21.(4分)全面概括、评价郁达夫的性格和一生。(2分)总结全文,呼应文章题目。(2分)

22.(6分)(1)文章与作者的思想性格、密切相关。(2)经历、生活体验是写作的源泉。(3)文章要率真赤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文章要有自己的风格。(每条2分,答出3条,言之成理即可。)

七、(60分)

        23.(60)参照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