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高三化学学科

学习能力诊断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2009.04

说明:

1.本卷分试题卷与答题卷两部分,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填写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2.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一律不给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平均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      Ba-137

第一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A.CO2            B.NO2             C.NO              D.SO2

试题详情

2.下列元素的单质,工业上不需要用电解法制取的是

A.钠            B.铝             C.溴              D.氯

试题详情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质氧化性的是

A.SO2漂白织物                            B.氮气做储存粮食的保护气

C.食醋清洗水垢                           D.次氯酸消毒餐具

试题详情

4.下面有关14C15N叙述正确的是

A.14C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4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4N与15N互为同素异形体           D.14C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试题详情

5.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物质能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B.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C.根据熔点高低将晶体分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四类

D.根据分子中是否含有极性键将分子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试题详情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正确选项)

6.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A.NH4C1        B.SiO2       C.CH4          D.Na2SO4

试题详情

7.加热分解下列硝酸盐,可以得到金属单质的是

 A.AgNO3      B.Pb(NO3)2      C.Zn(NO3)2       D.NaNO3

试题详情

8.根据相关原理判断,下列各元素中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X元素能形成+7价的含氧酸及其盐   

B.Y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

C.Z元素的阴离子与同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酸性

试题详情

9.下列实验事实,可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的是

A.乙醇和水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呈碱性

C.CH2=CH2和SO2能使溴水褪色         D.苯酚溶液和AgNO3溶液遇溴水都产生沉淀

试题详情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Al+Cu2+ → Al3+ + Cu  

B.向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AlO2+CO2+2H2O → Al(OH)3↓+ HCO3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Ca2+2C1O+SO2 +H2O → CaSO3↓+2HClO

D.在溶液中NH4HCO3与NaOH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NH4++HCO3-+2OH- → CO32-+NH3↑+2H2O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1.制备和收集下列气体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

A.铜与浓硫酸反应制S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2.已知苯环上由于取代基的影响,使硝基邻位上的卤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强,现有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A.5mol                     B.6mol

C.7mol                  D.8mol 

 

试题详情

13.在5 mL 0.1 mol/LKI溶液中滴加0.1 mol/LFeCl3溶液5~6滴后,生成Fe2+和I2,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

A.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

B.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

C.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

D.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有血红色

试题详情

1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溴):加入KI溶液,振荡、分液

B.硝基苯(浓HNO3和浓H2SO4):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C.乙烷(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D.NaAlO2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盐酸,振荡

试题详情

1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1mol NaHSO4晶体中,含阳离子数为2NA

B.足量的铜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NA个SO2分子

试题详情

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所含碳原子数为6NA

D.1mol H3O+ 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6.向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 其导电性(I)符合下图变化趋势的实验操作是

A.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

B.氢硫酸中通入氯气至过量

C.石灰水中通入CO2 至过量

D.SO2 水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                                                                                    

试题详情

17.已知25℃时,AgI饱和溶液中c (Ag+)为1.22×10-8mol/L,AgCl的饱和溶液中c (Ag+)为1.25×10-5mol/L。若在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 (K+)>c (NO3-)>c (Ag+) = c (Cl-) + c (I-)

B.c (K+)>c (NO3-)>c (Ag+) >c (Cl-)>c (I-)

C.c (NO3-)>c (K+)>c (Ag+) >c (Cl-)>c (I-)

D.c (K+)>c (NO3-) >c (Cl-) >c (Ag+)>c (I-)

 

试题详情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某学生用质量为a g、边长为b cm的正方形镀锌铁片与过量盐酸反应测定镀层厚度,并将实验结果绘图示意,反应完毕后铁片质量为c g(已知锌的密度为ρ g/cm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A.t1时刻锌镀层已完全反应

B.锌镀层的厚度为

C.反应放热也是影响OA段的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

D.有原电池反应发生,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 2e → H2

 

试题详情

19.在相同温度时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A.c(CH3COO-)                   B.电离平衡常数

C.H+的物质的量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试题详情

20.测定小苏打(杂质为氯化钠)样品的纯度,操作过程如下:称取样品2.100 g,配制成100mL溶液,量取20.00mL溶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管的最大读数为25.00mL。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滴定的指示剂可以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试题详情

C.若样品中杂质含量小于10%,则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应小于0.1800mol/L

D.溶液变色未保持30秒,即停止滴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试题详情

21.已知反应BeCl2 + Na2BeO2 +2H2O→2NaCl + 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可能为BeO

B.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可能为BeO

C.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烧碱溶液

D.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因此BeCl2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试题详情

22.pH与体积都相同的硫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Na2CO3溶液反应,若在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量相同,则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Na2CO3过量                            B.Na2CO3恰好与醋酸完全反应

C.Na2CO3的量恰好与硫酸完全反应          D.两种酸都过量

第二卷(共84分)

试题详情

四、(共24分)

23.A、B、M、X、Z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对它们的单质或部分化合物描述如下:

A

B

M

X

Z

最简氢化物是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

单质为气体,元素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比未成对电子数多一个

最简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原子核外有5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最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最简氢化物的分子构型是        ,A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

(2)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周期_______族,写出X的单质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号)                 。写出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与元素Z相比,元素M的最简氢化物稳定性          (选填“强”、“弱”),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4.CuI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已知:氧化性Cu2+>I2> Cu+, 还原性Cu>I-> Cu+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较强氧化剂 + 较强还原剂 → 较弱还原产物  + 较弱氧化产物

(1)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推测,在溶液中Cu2+和I反应的产物是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向其中加入一些铜粉,可使溶液黄色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消除(2)中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这是因为当浓度接近时,还原性H2S_______(填“>”、“<”、“=”)I;与加入铜粉的方法相比,用此方法得到的HI溶液浓度________(填“高”、“低”、“相等”);

(4)CuI可用于监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汞蒸气:4CuI(白色)+Hg→Cu2HgI4(亮黄色)+2Cu。下列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a. 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铜元素和汞元素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

c.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转移电子2mol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试题详情

25.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6ec8aac122bd4f6e CH3OH(g)。

(1)图1是反应时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

(2) 图2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该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适宜的催化剂, __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

(3)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 增大的有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    c.再充入1molCO和2molH2    d.使用催化剂

 

五、(共24分)

试题详情

26.某同学为了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是否类似于CO2,设计反应装置见下图。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___________;

a.10%的H2SO4溶液   b.80%的H2SO4溶液   c.Na2SO3固体    d.CaSO3固体 

(2)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装置有些不足之处,为完善该装置,请从供选择的装置中选择需要的装置________(填编号),说明所选装置在整套装置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开棉花,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试管口,木条不复燃,该同学认为SO2与Na2O2的反应不同于CO2,请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设计如下方案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上述方案________(填“合理”、“不合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a2O2反应完全后,为确定所得固体的组成,可进行如下操作:称取样品m g并溶于适量的水中,______________(选择下列操作的编号按操作顺序填入),烘干,称量,干燥沉淀质量为n g,计算含量。

a.加足量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b.加足量硫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c.过滤                    d.洗涤             e.蒸发结晶 

试题详情

27.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见下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石膏

试题详情

0.32

试题详情

0.26

试题详情

0.15

试题详情

0.11

试题详情

0.07

胆矾

32

试题详情

44.6

试题详情

61.8

试题详情

83.8

1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棕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2)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I的操作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II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5)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有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在实验室分别对所取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操作:

      方案一:取样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方案二:径向层析→喷KSCN溶液

①你认为上述两种方案设计更合理的是__________;

②指出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案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产物中的NO可以循环使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循环使用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  。

 

六、(共20分)

试题详情

28.已知:成环碳原子数≥5的环烷烃性质与饱和链烃相似。

1mol环烃A (C8H12) 可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烃B(C8H16) ,B的环上一溴代物只有两种。试推测: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满足以上条件的A的结构有多种,写出其中能与HBr发生1,4-加成的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一种分子,1mol该分子脱去2mol氢原子后得到产物C,C不能使溴水褪色,写出C的一氯代物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已知: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试题详情

     若1 mol A在上述条件下反应后,得到2mol  6ec8aac122bd4f6e,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试题详情

29.已知:    6ec8aac122bd4f6e

芳香烃A能发生下面一系列化学反应: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G _______, A 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②_______,③_______,⑥_______;

(3)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试题详情

(5)6ec8aac122bd4f6e是制造集成电路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单体可以通过G与乙炔加成制得。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共16分)

试题详情

30.有一瓶用硫酸酸化的FeSO4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1。为测定其中Fe2+被氧化的百分率,进行如下操作: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请计算(忽略Fe2+、Fe3+的水解):

(1)20mL变质的FeSO4溶液中,铁元素的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2)计算原溶液中Fe2+被氧化的百分率;

(3)原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1.工业上以高岭土和硫酸、氨气为原料制取铵明矾[NH4Al(SO4)2?12H2O]和硫酸铝,反应原理如下(忽略高岭土其他成分与硫酸的反应):

      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①

      Al2(SO4)3 + H2SO4 + 2NH3 →  2NH4Al(SO4)2 …………②

(1)制取1000g铵明矾,需消耗氨气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试题详情

(2)以1000Kg含氧化铝36%的高岭土为原料制取硫酸铝,需消耗质量分数98%的硫酸(密度1.84g/cm3)___________L;

(3)某工厂欲同时制取铵明矾和硫酸铝,通过控制硫酸的用量调节两种产品的产量。

   ①若欲使制得的铵明矾和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计算投料时氧化铝和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

②以含a mol氧化铝的高岭土为原料,设制得的产物中硫酸铝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试导出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y与a、x的函数关系

 

 

 

 

流水号

 

 

 

2008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高三化学学科

学习能力诊断卷答题纸

(120分钟,150分)                     2009.4

题号

总分

分值

10

36

20

24

24

20

16

150

得分

 

 

 

 

 

 

 

 

第Ⅰ卷(66分)

题   号

1

2

3

4

5

答   案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题   号

18

19

20

21

22

答   案

 

 

 

 

 

第二卷(共84分)

试题详情

四、(共24分)

23. (1)B的分子构型          ,A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

(2)X位置为________周期_______族,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写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                             

(4)稳定性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4. (1)产物是             

(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S_______(填“>”、“<”、“=”)I;浓度________(填“高”、“低”、“相等”);

(4)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5. (1)v(CO)=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使 增大的有______。

五、(共24分)

试题详情

26. (1)制取SO2的合适试剂___________。

(2)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选择的装置________(填编号),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案________(填“合理”、“不合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选择下列操作的编号按操作顺序填入)

试题详情

27.

(1)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2)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I的温度________;

(4)操作II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更合理的是__________;②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共20分)

试题详情

28. (1)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一氯代物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9.(1)结构简式: G _________________, A 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类型: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⑥_________;

(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5)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共16分)

试题详情

30.

(1)20mL变质的FeSO4溶液中,铁元素的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2)计算原溶液中Fe2+被氧化的百分率。

 

 

 

(3)原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1.

(1)氨气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2)硫酸___________L;

(3)①

 

 

 

②y与a、x的函数关系

 

2008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高三化学学科

试题详情

第Ⅰ卷(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   号

1

2

3

4

5

答   案

A

C

D

A

B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A

C

A

B

B

D

D

B

D

C

D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题   号

18

19

20

21

22

答   案

BD

AD

BC

AC

CD

第二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23.(共8分)

(1)三角锥形,6ec8aac122bd4f6e(各1分,共2分)

(2)第三周期IIIA族,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各1分,共2分)

(3)N,HNO3 + NaHCO3 → NaNO3 + H2O +CO2↑(各1分,共2分)

(4)强(或弱),M是氟元素,非金属性比氯强(或M是硫元素,非金属性比氯弱)(各1分,共2分)

24.(共8分)

(1)CuI、I2(2分)     (2)2Cu+I2 →2CuI↓(2分)

(3)>,高(2分)               (4)a c(2分)(各1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25.(共8分)

(1)0.075mol/L?min(1分)  

(2)放热, CO(g)+2H2(g) → CH3OH(g) +91KJ, 不能(各1分,共3分)

(3)K = ,减小;(各1分,共2分)            (4)c(2分)

26.(共12分)

(1)bc(2分)     (2)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1分)

(3)②(1分),将②加在A和B之间(1分)        

(4)SO2+  Na2O2→ Na2SO4(2分)

(5)不合理(1分),如果固体中还有未反应的Na2O2,也能氧化亚硫酸钠为硫酸钠。(2分)

(6)acd(2分)   

27.(共12分)

(1)Fe(OH)3  (1分)     (2)3Cu + 2HNO3 + 3H2SO4 →3CuSO4 + 2NO↑+ 4H2O(2分)

(3)100℃ (2分)        (4)冷却结晶、过滤(2分)

(5)①方案二(1分)               ②Cu2+的蓝色对检验有干扰(2分)

(6)4NO + 3O2 +H2O → 4HNO3(2分)。

28.(共8分)

(1)6ec8aac122bd4f6e      (2分) 

(2)6ec8aac122bd4f6e(各1分,共3分)

(3)6ec8aac122bd4f6e(各1分,共2分)

(4)6ec8aac122bd4f6e(1分)

29.(共12分)

(1)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各1分,共2分)

(2)取代,氧化,消除(或消去)(各1分,共3分)

(3)6ec8aac122bd4f6e,(2分)

     6ec8aac122bd4f6e(2分)

(4)C与G(1分)

(5)6ec8aac122bd4f6e(2分)

30.(共6分)

(1)0.01 mol(2分)          (2)20%(2分)      (3)0.1mol/L(2分)

31.(共10分)

(1)49.4L (2分)     (2)575.4L   (3分)

(3)①3:10 (2分)   ②  y = (3分)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7caiedu.cn 提供!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