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一中2003级高考文言文复习设计

铜梁一中  李明勇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 高考考查文言文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交际,听说读写都不用文言,(除台湾写应用文还有些地方用到文言)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不出,读不懂,写不了”,那么高考为什么还要考文言文呢?

其实高考考纲的制定是由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大纲对中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方面有明确规定,认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熊江平语)其依据在于:

1、 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2、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

⑴、从汉字的发展方面看,辨析现代汉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

⑵、从篇章方面看,多读优秀的文言作品,它那严谨的布局、简洁的行文对提高现代文写作水平有帮助。

⑶、从文学鉴赏方面看,要了解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不可。

二、高考文言文的考查内容

在进行高考文言文条块复习前,教师务必要抽出一堂课时间整体讲解文言高考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相关情况,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复习积极性,又能知己知彼,做到有的放矢

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根据2002年版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一>、 浅易的标准:

1、词汇:以文言常用词、次常用词为主。

2、语法结构: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

3、体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并非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

4、内容:同古文化背景知识联系松散,少用典故。

5、风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比如去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完全遵照(考试说明)的精神,选取了《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中关于胡威的一段文字。(1)开头处加上了“胡质之子”四个字,使之符合传记文的一般格式,(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选文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基本没有难解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除此之外,(3)从选文整体风格上看,《三国志》属于正史,这篇阅读材料属于较为典范的文言文的作品。因而可以认为,对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有关胡威的这一段文字确为浅显形式的文言文。

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

<二>、分要求:

1.理解(这在语文能力层级上属于B级,考查理解能力)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试题中体现对分析综合的题目一般两道,分值6分,应该下大功夫,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不过在这块内容上授课难度大,尤其是年青教师往往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少。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

要求 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

试题详情

此条款要注意两点:1、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2、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

(一)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

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

北京师院出版的《中学文言常用词词典》是主编饶杰腾对80年版中学语文课本全部文言文课文(总字数为28348个)所用词汇(3394个)进行研究;参考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常用词部分(1086个),考虑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字为800个左右。

蒋传一先生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技术,用“逐层切割”和“数频统计”法对88年中学语文课本全部文言诗文共68657个语料进行分析,得出高频和次高频实词489个。

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这些应该是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

2002年高考语文科说明确定为120个

二、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 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

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

复习实词时,重点掌握课本的内容:散布在教材的各个知识短文和附录。

当然,现在我们很多学校高三复习手头均有一些参考资料,可能更全面些。

试题详情

三、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

2、题 型:①、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如高考全国卷)

③、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如仿真卷一)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

试题详情

四、答题技巧

1、 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 皿--器具、 纟

--丝麻、宀--房舍、 求--毛皮、隹(zhuī )--鸟雀、冖--笼罩、 歹--死亡、 月--肉、 页--首、 自--鼻、

目---眼、 尸 --身体……

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有许多学生对2001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试题详情

2、语境推断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试题详情

3、课文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

试题详情

4、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举例说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又如:95年试题12题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

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

试题详情

5、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 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又如:91年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 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 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

试题详情

1.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中学课本里讲的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 借字、古今字。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叫做通用。如“反”通“返”,“知”通“智”。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叫做假借。如“蚤”通“早”,“直”通“值”。古代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出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专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叫做古今字。如:莫――暮,益――谥。?

(一)通假字

通假字就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通假的原则是音同,如不全同,也要近似,声音相差很远,不能构成通假。音同关键是声母相同,借字与本字之间,必须是同一声母(也有时声母相近)。韵母也要求相同或相近。声韵相同或相近,是构成假借的原则,也是我们分析,辨别假借关系的依据。音同而借的是多数,音近而借的次之,对声调的要求并不很严格。

通假字,包括通用字和假借字。但我们中学教材把古今字也认为是通假字。

通假与假借不同。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成的。由于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假借一个同音的字来代替它,这就叫“依声托事”。如“求”的原义是皮衣,借作“请求”的“求”(以后又另造“裘”字)。这就是假借。通假也就是通用。某一个词义,本来有字,不过由于最初书写的简便,或书写的疏忽,或别的原因把乙字写成了甲字,这个写错的字又为后人所接受,于是在某种意义上,就借甲字代乙字了。

    以上两种现象统称为“通假”。通假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音同或音近。

(二)异读字

文言文中有一些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法,即异读字。

试题详情

1.破音异读:前人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方法。如“如耳说卫嗣公,卫嗣公说而太息”。“说”的本意“讲话”本音是shuo,这句话第一个“说”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游说”,也就是“劝说、说服”的意思,应该破字音shui;第二个“说”则是它的兼有的意义“悦”,就读yue,是“喜欢高兴”的意思。

试题详情

2.通假异读:通假字和本字起初读音一致,后来由于读音的演变,二字有的读音不同了。现在通假字一律读本字的读音。

试题详情

3.古音异读:有些专有名字,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有,有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这类字。要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规定去读音。凡已明令废读古音统一读今音的,就读今音。凡未废除的还读古音。

(三)古今异义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的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类词的词义的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试题详情

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试题详情

2.词义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

试题详情

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义是苛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试题详情

4.词义弱化:如“很”古代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上“很”字,表示的程度也不怎么高了。

试题详情

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

试题详情

6.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时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

试题详情

7.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为“少”意等。

(四)一词多义

试题详情

1.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如,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六七个。

一人,一桌(《口技》)                 数目

古今一也(《察今》)                   相同,一样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统一

用心一也(《劝学》)                   专一

上下天光,一碧万倾(《岳阳楼记》)      满,全

一至此乎(《史记? 滑稽列传》)         竟,乃

试题详情

1、 主谓倒装 如:甚矣,汝之不惠!

试题详情

2、 定语后置

A、中心语+定语+者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中心语+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中心语+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中心语+而+定语+者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E、用数量词作定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吏二缚一人诣王”

试题详情

3、 宾语前置(重点)

⑴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A.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B.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⑵、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A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B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如:

A、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B、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C、 父母唯其疾之忧。

⑶、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情况,宾语也应该前置。

A、 大王来何操?

B、 沛公安在?

C、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试题详情

4、 介宾短语后置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C、 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

<4>、省略句

<5>、词类活用

试题详情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⑴、名词+宾语       如:籍吏民,封府库。

⑵、副词作状语+名词 如: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

⑶、能愿动词+名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⑷、名词+补语       如:今王鼓乐于此。

⑸、所+名词     如:乃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⑹、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⑺、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⑻、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谓语中心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⑼、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试题详情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项襄王。

试题详情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将军身披坚执锐;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试题详情

4、名词作状语

如:君为呼入,吾得兄事之;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试题详情

5、使动用法

如:动词使动用法“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形容词使动用法“市中游侠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

名词使动用法“生死而肉骨也”

试题详情

6、意动用法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成以其小,劣之”

名词意动用法“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试题详情

1. 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

试题详情

2. 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
3. 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

试题详情

4. 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出《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一个对偶句,前后两句对应词语的词性担当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甚至有些对应词语的意思根本一样,如“望”“求”,都应该是想、希望之意。所以整句可以翻译成:源流不深却希望水流到很远的地方,根生得不牢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而茂盛。

试题详情

5. 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分析主干,“古人……鸟兽”是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语中“古人”与“观于……鸟兽”是一种主谓关系。“往往”是副词,“有”是动词,作谓语。“得”就应该是宾语,看来是动词名用,引申理解为“收获”“心得”较为恰当。所以整句就可翻译成:古人对天地、山河、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常常有所收获。

试题详情

6. 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如:“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语出《战国策?魏策》)“挠”一词陈述“色”,应为形容词,不能作动词,联想到“不屈不挠”,应理解为“屈服”之意。“长跪”一词古汉语是“直着身子跪拜”,这里也不例外。“谢”有多种意义:感谢、拜谢、谢绝、辞谢、告诫、谢罪等。根据前面对“挠”字的理解,应取“谢罪”“道歉”之意。所以整句应翻译为:秦王露出屈服的神色,直着身子跪拜,向他表示道歉。

三、文言翻译的原则:

试题详情

1. 译文忠于原文,要做到“信”。所谓“信”,也就是不能脱离原文语义,与原文语义要保持完全一样。

试题详情

2. 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就是要做到“达”。所谓“达”,也就是行文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试题详情

3. 译文要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风格,语言要“雅”。所谓“雅”,就是要注意语言的美化,尽量用最美的语言翻译原文。

三. 翻译的技法。

试题详情

1.“留”字法。

对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可以采取保留的办法进行处理,不必翻译。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其中“大中丞”就是表示官职的专有名词,翻译时采取保留的办法处理。整句可以翻译成:在这时,凭大中丞的身份担任吴县巡抚的官员是魏忠贤的亲信。

试题详情

2.“对”字法。

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我们可以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其中,“求”现在变成了“要求”,“木”现在变成“树木”,“固”是使动用法,变成使……牢固。整句就可以翻译成:我听说想要树木长的高大,就一定要让它的根生得牢实。

试题详情

3.“换”字法。

对有些文言词语,我们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而是用别的词语来替换了。如:上例中的“闻”,现在都不单用以表示听说的意思,现在就换用“听说”一词来翻译。

试题详情

4.“增”字法。

对文言句子中的省略部分,翻译的时候应该为了使语句通顺,必须增补出来。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未足”之前省略了主语“我们”,“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应补出:对那些追求儒道却把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当作耻辱的读书人,我们不值得和他们议论。又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显然省略了“威”之类的词语,要补出来,这样就可译为:“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谁厉害?”

试题详情

5.“删”字法。

对于顾问中表示停顿或凑足音节的助词和部分表示陈述语气的助词,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删除,不必译出。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夫”是发语词,不翻译。

试题详情

6.“调”字法。

对于文言倒装句,翻译的时候,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顺句。如:“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首先顺句为:凡不能教子女者人,亦非欲陷其罪恶。再翻译之。又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子,翻译时需颠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

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这类句子言简而意丰,如果不多用些笔墨,很难把句子表达清楚。我们可以翻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再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样的句子,是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四、 文言翻译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

试题详情

1.对照翻译: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

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物 亲近

试题详情

2.换成今语: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

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

试题详情

3.照录不译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

试题详情

4.删掉不译

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试题详情

5.补充省略

试题详情

1、 对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设题或对某一问题从多个不同方面进行叙述。(从文中找出某个观点的依据,或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

如:92年第7题 题干为“传文评价陈寿说:‘其为时所重如此’(关键在其字的指代,选D项)这样说的依据是”选项列出四项依据,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这种形式的考查在91年94年也曾出现过,此种考法的不足:考查的角度较单一,信息量不大。

试题详情

2、 选择能够说明同一问题的数个句子。(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的一种新样式)

如:99年“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2000年高考“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组是”2002年“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此种考法综合性强,考查效果好。

二、能力训练方法

试题详情

四、题型示例 (举一个大考卷上的作业为例)

1、 宏观掌握全文内容,要求全面、准确、不要遗漏细节。这一步其实是对实词、虚词、句式知识的一次总检阅。

试题详情

1、张冠李戴,正误参半

如:1999年高考最后一题中D项把两件事说成了一件事:前者为灾荒谢绝善意;后者则说苏琼在任徐州行台左丞时的事情。

 

此类干扰项的特点就是迷惑性非常强,选择项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均在文中有体现,如果不细心的话,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正确的。

试题详情

2、以偏盖全

也就是说对内容,中心的概括片面。如1996年最后一题的A、B、D三项都是略写,只起陪衬作用,用来概括文意,均属以偏盖全。这也就要求了考生对文章必须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试题详情

1、应该尊重原文,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文中作者身上随意拔高或贬低作者的观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