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高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历 史

命题人:唐必强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面两幅作品之所以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试题详情

   

《蒙娜丽莎》              《西斯廷圣母》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表现现实生活和赞美了人性的伟大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试题详情

2.“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帮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                  B.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政治家

试题详情

3.假如你生活在17世纪的欧洲,下列流行语中你不曾听说过的是

A.  知识就是力量                          B.金钱是一切欢乐的源泉

C.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D.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应三权分立

试题详情

4.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和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 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 民主运动的推动 

C. 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 妇女政治地位大为提高

试题详情

5.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所幸有600多人获救。这是因为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                 B.纳米技术               C.无线电技术            D.通讯卫星技术

试题详情

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②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    ③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④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⑤笛卡儿创立解析几何

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③④

思想意识是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变化又有其自身规律。重温文化脉动的历程,体味思想求索的艰辛,继往开来,不断创新,是新世纪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据此回答7--10题。

试题详情

7.中国古代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表达的含义最接近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霍布斯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试题详情

8.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抢劫、掠夺的方式已过时            B.政治力量消长态势处于不平衡状态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必然要求         D.东方国家反抗斗争日益高涨的结果

试题详情

9.“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的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试题详情

10.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诞生的相同原因是

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②都与马克思和列宁等领袖人物的实践与研究分不开

③19世纪末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其理论来源

④都是对各自所处时代的工人运动进行总结的结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世界近代史是世界从分散走向聚合,形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过程。据此回答11--13题。

试题详情

11.右图这幅漫画是由美国辛辛那提公司出版的名为《撕裂的  

美国地图》漫画,下列属于这幅漫画出现的背景的是

①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爆发

②废奴问题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焦点

③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④美国的十三块殖民地逐渐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12.以下历史事件中属于资本原始积累范畴的有

①贩卖黑人奴隶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③圈地运动      ④掠夺殖民地财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13.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

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B.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

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D.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

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据此回答14-16题。

试题详情

14.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家的重要因素是

   ①进行了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②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 

③大量吸收外来移民和技术                      ④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为协调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5.19世纪末英国失去在世界工业中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人民抵制英货                           B.没有兴建新兴工业企业

C.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              D.成为美国的债务国

试题详情

16.德国统一后的工业生产发展与英、法等发达国家相比,其最大优势在于

A.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                           B.有丰富的外来资源作补充

C.广大国际市场的开拓                           D.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

世界近代史是指工业近代化与政治民主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据此回答17-23题。

试题详情

17.工业革命促使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革命、改革或统一战争,进一步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但下列哪一项与工业革命无关

A.美国南北战争          B.日本明治维新        C.英国议会改革        D.德意志统一

试题详情

18.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表明

①蒸汽和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因                ②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③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④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19.《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

A.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B.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C.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D.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试题详情

21.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的原因是

A.新科技、新设备采用的程度不同;      B.统治者重视程度不同;

C.科技与工业结合程度不同;              D.发生的范围和领域不同

试题详情

22.比较美国的共和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正确的表述是

A.前者进步,后者反动                              B.前者民主程度高,后者民主程度低

C.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形式                     D.都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试题详情

23.英国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转变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

   ①健全法治,限制君主特权                       ②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③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与利益                ④加强对外扩张以获得更多的原料和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近代史上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存在着共性、差异和联系,据此回答27-28题。

试题详情

24.亚洲革命风暴中各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先后失败,与日本相比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             B.侵略国的力量大小不同

C.斗争要求实现的目标不同                     D.斗争的领导阶级不同

试题详情

25.中国和印度同为亚洲大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过共同的命运,体现在

A.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一同遭受过英国的殖民统治

B.都积极参与了“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的觉醒”期间的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

C.都通过武装斗争打败殖民者,迫使其签订承认本国独立的条约

D.都是英国首批侵略的东方国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试题详情

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16分,27题17分,28题17分,共50分)

材料二  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象税制那样狭隘的经济问题。它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富饶的新大陆,究竟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来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势力还是由第二次浪潮势力来统治?美国的未来基本上是个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就悄悄地进行着。”这指的是什么?它对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材料二中说“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大局已定”是否正确?为什么?(5分)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哪国的土地政策对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阻碍作用最大?为什么?(5分)

(4)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什么?(3分)

试题详情

24.5

12

试题详情

9.1

6

1913年

15

8

11

13

材料二         1870―1910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材料三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

 

 

 

材料四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时间

185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913年

指数

9

20

41

59

100

请回答:

(3)从1870年到1907年期间发生了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据此,有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大萧条时代”。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5分)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B

D

A

C

D

C

C

D

A

B

A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C

A

B

D

D

C

C

C

D

C

D

 

 

二、材料题

26.(1)材料一将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议论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3分)

材料二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利益,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立法者违背人民利益,人民有权反抗。(3分)

(2)材料一体现的思想力图维护君主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3分)

       材料二体现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3分)

   (3)材料一:君权神授;材料二:天赋人权(4分)

27.⑴圈地运动,给英国带来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和资本。(4分)

⑵正确,因为北方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统一,使国内市场广阔、原材料增多;奴隶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5分)

⑶法国,因为它导致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土地分散,市场狭窄,自由劳动力减少,货币不转化为资本,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5分)

⑷劳动力、资本、市场。(答其他可酌情给分)(3分)

28.(1)特点:英法所占比重下降,美德所占比重增大;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增长。(6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