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媒体对”红色中国”的态度……

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媒体对”红色中国”的态度……答案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对中美两国意义巨大,对世界政治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美国正在用大力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民主运动,这是我们所感激的。……7月4日万岁!民主的美国万岁!

——摘自《祝美国国庆日》(1944年7月4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社论)

材料二

 

材料三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美国的态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媒体对“红色中国”的态度。(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态度”形成的时代背景。(4分)

(3)材料三反映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中美两国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美国正在用大力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民主运动,这是我们所感激的。……7月4日万岁!民主的美国万岁!

——《祝美国国庆日》(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社论)

【注:《解放日报》原是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材料二  1950年12月11日《时代》封面照片是毛泽东头像,《时代》称呼毛泽东为“红色中国的老板。”封面上毛泽东头像后面是一群红色的蝗虫。同期的《时代》封面文章写道:“四年前,毛泽东还蹲在中国西北延安的荒野窑洞里。上周,他住在北京的宫殿里……他的军队给地球上最强大国家其军事史上最沉重的打击。……面对他带来的打击和世界革命的前景、即将到来的瓦解,华盛顿变得瘫软。”

【注:《时代》是美国的一份著名新闻周刊,其观点代表影响着西方公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

材料三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美国的态度及其主要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媒体对“红色中国”的态度。(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态度”形成的时代背景。(6分)

(3)材料三反映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一变化对中美两国各有何重要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

材料二  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修筑、管理或经营的铁路,对他国臣民运输的货物,应与对本国臣民运输同样货物、经过同等距离所征收的铁路运费相等。 

——1899年美国政府向欧洲、日本列强递交的一项照会

(1)材料二中美国的外交政策对列强侵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材料一、二,概括美国侵华政策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5分)

材料三  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

——《祝美国国庆日》(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社论)

(2)你是如何理解这段材料的?(4分)

材料四  右图是1950年12月11日《时代》封面人物照片,《时代》称呼毛泽东为“红色中国的老板”封面上毛泽东头像后面是一群红色的煌虫。同期的《时代》封面文章写道“4年前,毛泽东还蹲在中国西北延安的荒野窑洞里。上周,住在北京的宫殿里……他的军队给地球上最强大的圜家其军事史上最沉重的打击……面对他带来的打击和世界革命的前景、即将到来的瓦解,华盛顿变得瘫软。

(3)依据材料四指出美国媒体对“红色中国”的态度。形成这种态度的时代背景是什么?(5分)

材料五  2010年7月25日~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4)请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阅读理解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通过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和措施,以维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穆特一霍利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关税,几乎所有产品的关税都得到大幅度提升。总体来看,农作物原料的平均税率由38.1%提高到48.92%,其他商品的税率由31.02%提高到34.3%,根据1932年的进口情况来看,实际上,税物品的平均税率达到53.2%。此举随即引起33个国家的抗议和7个国家的报复行动。欧洲国家,甚至包括日本,都很快树立起关税壁垒,并且一起都向美国看齐,将进口商品加收超过50%的关税。

——摘编自韩青、高先民、张凯华主编:《贸易战争——500年全球贸易进化史》

材料二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不壁垒协议》(简称WTO/TBT协议)规定:在执行WTO/TBT协议及各成员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许定时,应考虑各发展中国家成员特殊的发展、财政和贸易需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可能会妨碍他们充分履行协议中规定的义务,因此,本协议中全部或部分义务可给予发展中国家特定的有时限的例外。

——包运成《世贸组织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制度》

材料三  日本从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了《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一旦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此标准,不管是否对人类健康有害,都将一律被禁止进口或流通。……欧盟实施了严格而统一的质量安全标准。如对于肉类产品,……要求出口国定期向其提供动物疫情报告, 欧盟依据出口国的兽医卫生状况发布允许向欧盟出口的第三国名单。

——李凯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做法及启示》

材料四  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相互之间的伤害。……虽然在这一社会中,没有人负有任何义务,……但是社会仍然可以根据一种一致的估价,通过完全着眼于实利的互惠行为而被维持下去。……每当相互之间产生愤恨和敌意的时候,一切社会纽带就被扯断。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发生国际社会关税战的主要经济背景是什么? 关税战造成了怎样严重后果? (3分)

(2)世贸组织的成立反映了怎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据材料二指出世贸组织对贸易保护的态度是 (3分)

(3)材料一、三反映了国际贸易保护所关注的焦点发生怎样变化?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我国如何应对新贸易保护政策? (6分)

(4)时至今日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依然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却不断抬头。结合材料四,说明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劳动者与资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革”。美国经济学家韩讷在其《经济思想史》中对《资本论》逐一进行批判,但他在谈到马克思“以‘历史概念’观察资本”时,认为马克思“对产业状况有精密分析,……颇有价值”。

——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材料二:在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当中,马君武、朱执信、孙中山、廖仲恺、宋教仁、冯自由先后在《译书汇编》、《浙江潮》、《民报》等报刊上介绍过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朱执信在《民报》(1907年)上相继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客,并节译了其中的片段。朱执信指出:“顾自马尔克(马克思)以来,学说皆变,渐趋实行,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但是这些介绍只是零星的,不成规模和系统,而且传播的范围非常小。

——李军伟、张瑜《从精英到大众——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人民网·2010年11月24日)   

材料三:“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材料四: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记录片。记录片中称,“没有一个德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能超过马克思”,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有研究马克思的项目。  

           ——《德国“马克思城”重新挂牌》(《环球日报》2011年2月23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如何“从精英到大众”的?(8分)

(3)材料三、四较之材料一反映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分)

(4)综合材料一、三、四,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劳动者与资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革”。美国经济学家韩讷在其《经济思想史》中对《资本论》逐一进行批判,但他在谈到马克思“以‘历史概念’观察资本”时,认为马克思“对产业状况有精密分析……颇有价值”。
材料二在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当中,马君武、朱执信、孙中山、廖仲恺、宋教仁、冯自由先后在《译书汇编》、《浙江潮》、《民报》等报刊上介绍过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朱执信在《民报》(1907年)上相继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并节译了其中的片段。朱执信指出:“顾自马尔克(马克思)以来,学说皆变,渐趋实行,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但是这些介绍只是零星的,不成规模和系统,而且传播的范围非常小。
——李军伟、张瑜《从精英到大众——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三“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德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四较之材料一反映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编题】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2)       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3)       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贵州省湄潭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题型:06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秦札》

  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作用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昵?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惟

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

住上驱逐出去。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决议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

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是什么?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的外交困境是什么?    新中国人民政府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据材料二,说明联合国对新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同时期,中国外交上还有哪些重大  突破?这些突破有何重大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此时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其重要依据是什么?此时期,中国对外政策有哪些新调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4分)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2分)是如何解决的?(2分)

材料三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针对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的问题美国是如何解决的?(2分)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2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2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2分)

(3)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4分)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4分)由以上四则材料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4分)

(2)针对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的问题美国是如何解决的?(2分)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2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2分)

(4)由以上三则材料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上武装力量在西方谓之海军,在古代中国则称为水师。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传统。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  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海权论的鼻祖。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摘编自《清朝通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结合近代历史知识概括海权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6分)

(3)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6分)

(4)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海军时提出:“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提出:“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你认为,新时期人民海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应有怎样的发展变化?(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1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五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的中心。

——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

(1)(8分)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3分)针对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的问题美国是如何解决的?(2分)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3分)

(2)(4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2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2分)

(3)(6分)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3分)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3分)

(4)(3分)材料五所说的“独特的纵向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

(5)(2分)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2分)是如何解决的?(2分)

材料三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昵?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惟
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
住上驱逐出去。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决议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
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是什么?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的外交困境是什么?新中国人民政府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据材料二,说明联合国对新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同时期,中国外交上还有哪些重大突破?这些突破有何重大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此时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其重要依据是什么?此时期,中国对外政策有哪些新调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上武装力量在西方谓之海军,在古代中国则称为水师。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传统。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 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海权论的鼻祖。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摘编自《清朝通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结合近代历史知识概括海权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3)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

(4)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海军时提出:“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提出:“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你认为,新时期人民海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应有怎样的发展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一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一一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1)根据材料,判断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采用这种划界原则的原因。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材料三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陕西省模拟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上武装力量在西方谓之海军,在古代中国则称为水师。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传统。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  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海权论的鼻祖。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摘编自《清朝通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在工业文明席卷全球之前,曾经有过漫长的农业文明全球化进程,而主导这一历史进程的正是中国”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用事实说明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近代历史知识概括海权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海军时提出:“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提出:“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你认为,新时期人民海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应有怎样的发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