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材料一中的大萧条是指什么

材料一中的大萧条是指什么答案解析

科目:czls 来源:2015届安徽毫州风华中学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学者徐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材料二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

材料三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指什么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这种制度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石拱桥“是指哪座桥?(2分)它的设计者是?(2分)

(3)材料三中的文字上的东西在唐朝指哪种技术?其代表作品是?(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2015届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材料三: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2分)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什么人?(2分)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说明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之处?(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②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③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足迹。为此,小明同学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程进行了探究。

【历史回眸】

材料一 它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的战斗,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材料二 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取得的第一次完整的胜利。对中国而言,它最大的作用是为正在探讨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先进的世界观,指出了中国革命新的方向。

材料三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伟大尝试”是指什么?材料二中“中国革命新的方向”又是什么?

(2)材料一、二、三都是对世界历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实践,其所依据的理论源自下面哪一部历史文献( )(1分)

A.《人民宪章》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探索历程】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勇于探索,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请完成下表(3分)

时期

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开创者

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建立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邓小平

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犯下了严重的失误,在哪次会议上得到了全面纠正?在纠正这些失误过程中,中共在指导思想上逐渐树立起一面新的旗帜,这面旗帜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 题型: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二  “天下的英才,尽在我掌握之中。”

——唐太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形成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受益最大的是谁?

(3)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广东省期中题 题型:材料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材料三: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哪个皇帝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期末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斯大林
材料二:法国福煦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信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立“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召开了哪两次重要国际会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福煦将军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凡尔赛和约》中如何对待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分别做出怎样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学者徐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材料二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

材料三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指什么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这种制度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石拱桥“是指哪座桥?(2分)它的设计者是?(2分)

(3)材料三中的文字上的东西在唐朝指哪种技术?其代表作品是?(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2015届辽宁省北票市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大作家雨果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1)a.材料一中的“夏宫”是指什么?(2分)

b.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2分)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2分)

(3)材料二所说的现象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中?(2分)

(4)两则材料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2013-1014年甘肃兰州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2分)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2分)“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1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3分)

(3)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3分)                                                                                                                                                                                                                                                                                                                                                                                             

(4)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个制度最终被打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两个“战争”分别是什么?(2分)

(3)“华约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发展趋势?(1分)

(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伏彼起,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初三历史三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世界历史上,国际格局的确立,是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的,这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2分) 为确立“和平制度”,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 (4分)其实质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图是罗斯福、丘吉尔及斯大林参加某次会议的照片

(2)材料二图片与二战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2分)这次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它奠定了哪一时期国际格局形成的基础?(2分)

(3)当今世界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2     1919年6月,参加        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    和约》。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

    材料3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    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请回答:

(1)请你在①②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和平制度是如何被破坏的?

(3)以后的什么历史事实证明了材料一二观点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据统计,被劫掠和破的财产,总值超过几百万英磅……”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②材料一中“两个强盗”是指谁?

③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④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 题型: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  1919年6月,参加 ① 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 ② 和约》。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

    材料三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 ② 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运用所学知识请同答:                                 

  (1)请你在①②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和平制度是如何被破坏的?

(3)以后的什么历史事实证明了材料二观点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2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题型:06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列宁来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34日)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权宜政策”是指什么政策?为“后退一步”苏俄采取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必须退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是如何“行动”的?这一行动开创了什么经济模式?

(3)材料三中的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三国经济模式的“调整(或退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为确立“和平制度”,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两个“战争”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约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伏彼起,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期中题 题型:材料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
——列宁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摘自某一文件
材料三:“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
(1)材料一中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是哪一文件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文件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的“我”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三中“我”辞去的“公职”具体应指什么职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材料一:中国在对外界贸易上遇到的麻烦与贸易额一同上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11月1日公布的统计结果,2004年上半年共有101起反倾销调查,而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最多,为23起。     
材料二:2002年中国的浓缩苹果汁企业打赢了对美持续四年的反倾销官司,2003年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量同比增长41%;出口创汇同比增长47%。按照美国法律,美国5年内不能再次提出反倾销,因此我国的浓缩苹果汁在2004年的出口量继续增长。  
(1)材料一中的反倾销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企业的做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人世以后西方国家在贸易上设置种种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还有大量的反倾销。如果你是中国某出口企业的老总,你将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5)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