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出使人是谁??答案

出使人是谁??答案答案解析

科目:czyw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八年级语文 (下册) (配语文版新课标) 语文版新课标 题型:048

聪明阿斗 寇延丁

  阿斗其实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从小就是。

  阿斗曾经以为人只有强大有力了才能生存,特别是当他被揣在赵云怀里从长坂坡杀出重围的时候,他几乎已经下了决心要做赵云的徒弟,将来也杀它一个天昏地暗,但是又一转念,如果那样,还会有人冒死来救我吗?答案是当然不会的,于是他不再激动,安静下来,并很快在赵云的怀里睡着了。

  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父亲高高地举了起来,并听他说:“为了你这么一个孩子,差点牺牲我一员大将!”然后父亲就把自己扔到地下了,但他明白,父亲一定不是想把自己摔死,因为他一点也没有向下用力,他几乎是从父亲手里飘下来的。

  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赵云抢前一步把阿斗抱在怀里,激动得痛哭流涕,发誓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刘备,甘愿为他去死。阿斗一下子明白了,真正强大的人是聪明的人,聪明的人可以驾驭那些看上去强大的人而变得更强大,所以阿斗决定自己还是做一个聪明人。

  阿斗从小就是个聪明人,长大了自然更聪明,但他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他宁愿别人把自己当成傻子,所以从来不把自己的聪明放到明处。

  阿斗做了皇帝以后从来不叫诸葛亮丞相,总是认认真真地称他相父,他只管饮食终日,国家大事从来也不自己做主,只是用一种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诸葛亮,有时还会有一两滴眼泪。当然他也知道好多人在说自己白痴,阿斗能不明白白痴的意思吗?但他依然不为所动:什么叫白痴、什么叫聪明人,你们懂吗?曹冲够聪明了吧,只可惜太聪明了,聪明得遭了天妒,早早丢了自己的性命;曹植也不可谓不聪明,可聪明又能怎样?诸葛亮聪明,他要是不聪明就不会把自己累得吐血!什么叫真正的聪明?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活着才是硬道理。

  阿斗这一辈子最大的心事就是自己的儿子,看上去聪明得不行,跟那个死脑筋的诸葛亮一样,其实不知道自己有多笨。邓艾兵临城下,阿斗让人拉来一大批棺材,其实根本就没打算用,只是在出城投降的时候做做样子罢了,阿斗心里明白,这些棺村一个也用不上。谁知道还未等他出门呢,那边有人来报,说太子(也就是那个糊涂儿子)一家自杀殉国,五口棺材立即派上了用场,阿斗一听差点活活气死:你不想活是你自己的事,干吗带着我那三个不懂事的孙子一块死,我不是要绝后了吗?

  阿斗的这个想法是多虑了,他没有绝后。因为邓艾和司马昭都没有杀他,不仅没杀他,还封他做安乐公,上百名的仆从婢女,美屋豪宅,娶妻生子,过得比在蜀国的时候只好不差,自然乐不思蜀。只可恼那个却正不让他清静,非让他去跟司马昭说什么: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国,我整天都很思念。却正让他边哭边说,这种时候阿斗怎么能哭得出来,只好闭上眼睛干咧嘴,幸好司马昭一句话为他解了围:“你说的这些话怎么跟却正说得一模一样?”阿斗这才松了口气,将计就计扑哧一笑:“你是怎么知道的?”司马昭那么聪明的人都被阿斗骗过了,哈哈大笑,还以为他是真傻呢。

  后来阿斗夜夜笙歌,得享天年,亲眼看着聪明透顶的司马氏江山四分五裂,司马氏子孙一个个不得好死。此后,一个个王朝的兴兴衰衰尽被阿斗的后人看在眼中,他们都得了祖先真传,韬光养晦,明哲保身,子子孙孙,无穷尽焉。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驾(  )  国(  )  歌(  )  光(  )

2.当你看到“阿斗其实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这句话时内心有何感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开篇?

3.赵云当年救阿斗时,阿斗不过几岁,会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吗?这是一种近似荒诞的手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阿斗眼中强大的人是谁?聪明的人又是谁?照他这么看,刘备“摔”他的目的是什么?

5.世间事物总是辩证的,聪明有什么不好呢?阿斗装傻又为了什么?

6.请写出曹冲、曹操、诸葛亮三人各一件事,用一句话概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043

  读下面的图画和材料,你有何发现和感悟。 

  日本人曾经调查了1303名日本学生,1052名美国学生,1220名中国学生。在回答“你最尊敬的人是谁”这一问题时,三国学生的回答有很大的区别(见上图),在我国学生的答案中,父亲连前10名都轮不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黄冈难点课课练 八年级语文·下册 题型:048

阅读理解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中两个“活”,两个“死”各有什么不同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2~4节,围绕着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对两种人作了具体形象的对比。通过回忆请依次概括出各小节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进行对比的。

(1)第2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节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正确答案

(1)《有的人》一诗中“有的人”,第一种人指

[  ]

A.不劳动而专门享受的人

B.封建帝王

C.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

(2)第二种人指

[  ]

A.古今一切革命者

B.鲁迅

C.鲁迅和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3)第一种人的本质特征是

[  ]

A.骄横腐朽,骑在人民头上想不朽

B.极端自私自利,一切从个人出发

C.名利思想严重,虚荣心极强

(4)第二种人的本质特征是

[  ]

A.克己奉公,任劳任怨

B.热爱人民,为人民甘愿奉献一切

C.埋头苦干,不计名利

(5)这首诗通过集中、凝炼的诗句,突出了鲁迅

[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甘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事业的精神

B.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顽强斗争的精神

C.不惧怕敌人威胁,具有牺牲精神

(6)贯穿全诗的修辞方法是

[  ]

A.比喻、对比、排比

B.反复、拟人、比喻

C.比喻、反复、对比

6.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点出“有的人”是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点明,读者也知道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5届云南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3分)

给它一个攀爬的理由

张丽钧

①秃的墙,没有看头。便有邻居建议,干脆,咱种些爬山虎吧,不消两年,这墙就全绿了。

②爬山虎是一种皮实的植物,很容易活。“压条”后,叶子打了两天蔫儿,但一场雨过后,打蔫儿的叶子下面就冒出了红褐色的新芽。

③接下来的一切似乎应该没有悬念了,墙在侧,“虎”善爬,听凭它们由着性子去编织美丽故事好了。

④然而不然。爬山虎竟然背弃了那墙,毫无章法地爬了一地。

⑤“怪了!这些爬山虎的‘虎气’哪里去了?怎么跟地瓜秧一个脾性了?”一位邻居讶异地说。

⑥我们请来了生物老师。他告诉我们说,墙面太光滑了,爬山虎卷须上的粘性吸盘无法吸附在上面,要将墙弄成麻面才行。

⑦说干就干。我们借了电钻,开始兴致勃勃地破坏那墙面。

⑧经过小半天的奋战,墙体变得面目全非了。我们又不辞辛苦地拉来水管,冲净了那蒙在爬山虎叶子上的白灰,又将那长长的爬山虎藤条一根根塔到墙上的花窗孔中,然后正告它们道:“这下,你要是还不爬,可就没有道理啦!”

⑨居然,它还是不爬!

⑩生物老师又来了。他挠着头皮说:“可能是原先生出的粘性吸盘已经过性了,也就是说,它们在最适合找到攀附物的时候没能找到攀附物,吸盘就在藤条上干枯了;而藤条顶端嫩芽上新生的吸盘又无力带动那么沉重的一根藤条,所以,这爬山虎就难往上爬了。”

?看着匍匐一地的爬山虎,我们万分沮丧。

⑿以为只能这样了——新的藤条从根部滋出后,张开眼,欣欣然发现旁侧已有我们殷勤打出的适于攀爬的墙面,于是欢呼着,将卷须上小小的吸盘快乐地吸附于墙面,开始了傲视前辈的向上奔跑;而匍匐的藤条只有怨恨地委身地面,看别人飞翔。

⒀清晨,我照例路过那面令人纠结的墙去上班。却见一位父亲带着一个男孩在那面墙前忙碌。再仔细看时,我惊叫了起来。——天!那父子俩居然在用透明胶条一根根往墙上粘那藤条!他们已经粘了十几根了。丑陋的墙,被漂亮的绿藤装饰出诗意。

⒁我对那父亲说:“你真行啊!太有创意了!”那父亲嘿嘿一笑说:“不是我,是我儿子想出的办法。跟咱们一样,他也在暗暗为这些爬山虎用力啊!看它们实在爬不上去了,他就说:咱们帮它们爬上去,这样,后长出的藤条借着老藤条往上爬,会更容易些……”

⒂如今,那面墙已经被深深浅浅的绿所覆盖,大概很少有人想起这一墙爬山虎初始的故事了吧?而我却不能忘怀。每次走到这里,我都忍不住驻足。我思维的卷须上生出一个个小小的吸盘,有自嘲,有自省,有自警,有自励。作为一名教师,我问自己,我是否给了每一株怀有向上热望的爬山虎一个攀爬的理由?当理想的藤条在现实面前怆然仆地,我能否像那个可爱的男孩一样,不沮丧、不懊恼、不怨艾,智慧地拿出自己的补救方案,将一根根自暴自弃的藤条抬举到梦的高度?(选自《教师博览》2011年12期)

1.阅读⑹-⒁,概括回答为了让爬山虎能顺利的爬上墙,人们先后尝试了哪些努力?(3分)

2.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题目“给它一个攀爬的理由”该如何理解?第⒂段画线部分告诉我们,小男孩给了作为教师的“我”怎样的启迪?(3分)

3.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最让你感动的人是谁,简述理由。(2分)

4.说说⑿中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将卷须上小小的吸盘快乐地吸附于墙面,开始了傲视前辈的向上奔跑;

5.如果你是文中的爬山虎,你想对文中的小男孩说些什么?生活中,我们也许曾经就是那株爬山虎,怎么也爬不上墙壁,有没有人给过你努力向上的理由?他(她)是怎么做的?(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阜宁县沟墩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最后的阳光》,完成文后题目。(18分)
最后的阳光   
邹扶澜
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小女孩丢失了心爱的洋娃娃,那个洋娃娃是她用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买的。
男子摸了摸口袋,他居然连一分钱也没有带,只好哄她说洋娃娃没有丢,可能是到别的地方玩去了。小女孩不听,仍旧哭。
男子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给我写信?”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着他。“是的。”男子笑着点头。小女孩露出了笑脸。
几天后,小女孩果然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洋娃娃详细地向她描述了自己在哪里玩,沿途都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她读着,觉得真是神奇极了。
以后,每隔一周,小女孩都会收到一封信,这些信在她的眼前展开了一个神奇的梦幻般的世界。
可是,两个月后,“洋娃娃”再也没有来信,好像突然消失了。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
信,整天哭哭啼啼,饭也吃不进去。
一天,一个中年女子来到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信仍是“洋娃娃”写的——熟悉的笔迹,调皮的口吻。小女孩捧着信,感到惊奇万分。
女子是男子的遗孀,她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未及寄出的书信,所以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来。
小女孩的妈妈抱过小女孩说:“孩子,你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夫卡啊!”小女孩可不管这些,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骗,洋娃娃再也回不来了时,又伤心地哭了。
几年后,小女孩长大了,从课本里,第一次看见卡夫卡这个名字。带着好奇,带着一点点激动和困惑,她开始慢慢走进他的文字世界。那里是如此的广博和深奥,她读不懂,可她已经朦胧地感知到那是一个让她钦敬的人了。
20岁时,女孩已经读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后来,她开始研究他,揣摩他,写了很多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论述。她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出版专著,她演讲、游说,为卡夫卡作品的推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0岁时,已为大学副教授的她接受了一家报社采访,当被问及为什么对卡夫卡的作品情有独钟时,她谈起了30多年前那个午后,谈起了那个洋娃娃的故事。
她说:“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作品,当我能慢慢品味出那个善意的‘欺骗’背后蕴藏的大爱和无私时,我就知道,我的生命从此再也无法和一个人的名字分开了。那与其说是一些书信,不如说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给予一个孩子的最好礼物,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和温暖。”
【小题1】做人应讲求诚信,为什么卡夫卡要欺骗小女孩?(3分)
【小题2】读下面这句话,说说人物表情的变化意味着什么。(4分)
男子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小题3】文题《最后的阳光》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小题4】指出最后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3分)
【小题5】小女孩的成长、成名离不开卡夫卡的引导和影响,有时侯,爱的阳光可以照亮心灵,温暖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人和事,请概述其中的一件,与大家分享。(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铁中七年级上学期12月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2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想到好的句子。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责骂。⑥胡:为什么。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张丞相书而不工(喜欢、爱好)
B.使侄录之(让、叫)
C.讥笑之(都、全)
D.致忘之(剩余)
【小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小题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4届福建省邵武市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学作品阅读

名著阅读(2+3=5分)

《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她给了阿廖沙怎样的影响?

人物                   

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4届山东省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张丞相草书而不工 (       )(2)使侄录之 (      )

(3)侄然而止 (      )       (4)所书问曰 (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老河口市九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语言应用

综合性学习。(8分)

生活中,名人常受到人们的推崇:古人说“见贤思齐焉”;今天的人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们不能盲目崇拜,“敬仰使人明智,崇拜使人愚昧”。下边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名人,了解名人吧。

1.为了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请你用对联的形式为这次活动拟写主题语。(2分)

2.下面是一份对校内200名学生所崇敬的名人进行的调查,看表后按要求答题。

所崇敬的名人

人数

百分比

影视明星

120

60%

体育明星

38

19%

文学家

16

8%

科学家

14

7%

政治家

12

6%

①看了这一统计表,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崇敬影视明星的同学有什么建议?(2分)

③你崇拜的人是谁?试简要说说理由。(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七年级上学期12月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2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想到好的句子。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责骂。⑥胡:为什么。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张丞相书而不工(喜欢、爱好)

B.使侄录之(让、叫)

C.讥笑之(都、全)

D.致忘之(剩余)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赢得尊敬 (16分)
高连刚
  人生在世,不一定要让别人崇拜你,但最起码要力争别人尊敬你。赢得尊敬,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有位山村教师,先后数次放弃回城调换工作,并常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上不起学的孩子,把毕生年华都献给了挚爱的教育事业。虽落得家徒四壁、清贫如洗,但他非常满足,即使患癌症晚期,依然默默无闻如一根蜡烛,在深山发着最后的光和热。记得我去采访他,在回答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固守大山时,他说出了这样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是人们对我的尊敬!
  尊敬,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荣誉。它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钦佩之情,像一面镜子,照射着社会对一个人人品的正确评判。受人尊敬,既是我们人格魅力的彰显与影响,也是衡量自身是否得到他人认可与赏识的一把尺子。它是生活的法则,是人生的荣耀。生活中,有人只要振臂一呼,即会群起响应,甚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这其中不乏有尊敬的作用。
赢得一个人的尊敬,其实就握住了一个人对你的信任、拥戴、追随,甚至乐意为你献出生命。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尊敬两字,却并不那么容易赢得,更不是靠金钱、权势赚取。这里有则富翁与穷汉的故事,多少能给我们带来些启发。
  一天,富翁与穷汉走到了一起,富翁对穷汉说:“我这么有钱,你尊敬我吗?”穷汉回答:“你那么有钱,与我有什么相干,我为什么要尊敬你?”富翁又说:“我把一半财富送给你,你尊敬我吗?”穷汉摇摇头回答:“不,如果这样,我就有了和你一样多的财富,我俩可以平起平坐,我为什么要尊敬你?”富翁不甘心,接着问道:“我把全部财富都送给你,这下你该尊敬我了吧?”穷汉笑了笑,摇摇头又回答:“这样,我成了富翁,你成了穷汉,我为什么要尊敬你?”
  富翁自恃有钱,本想在穷汉身上得到尊敬,不想竟这般无奈和徒然。黄金有值,尊敬无价,金钱能换来物质享受,却买不来人心。尊敬是发自人肺腑的真情实感。那些受了金钱诱惑或权势压迫的人,表面对你唯唯诺诺,看似有多么恭敬,其实是装出来的臣服,并非发于真心,是一种物化的、虚伪的尊敬。真正的尊敬,需要我们用真诚、关爱赢得,需要人身上一切美好的、向善的品性获取。而且尊敬是相互的,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只有用博大无私的胸怀、广阔无垠的爱心,才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道尊敬的彩虹,让我们受益终生。
(摘自《青年博览》2004.11 有改动)
【小题1】为什么说受人尊敬是“生活的法则”?请结合文中的阐述说说你的理解。(2分)
【小题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人们对我的尊敬”会成为山村教师支撑自己固守大山的力量?(2分)
【小题3】山村教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穷的孩子而赢得了尊敬,而富翁把钱送给穷汉却没能换来尊敬。这是为什么?请分别从山村教师和富翁的角度说说其中的道理。(4分)
【小题4】你是否同意划线句的说法?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4分)
【小题5】读了本文,你对“尊敬”的含义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最尊敬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重庆市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20分)

有些人   张晓风

①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有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②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那天,放学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③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④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

⑤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⑥“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

⑦“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⑧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⑨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黝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⑩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

⑾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占据了我的心,他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⑿那陌生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⒀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⒁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⒂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⒃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

⒄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有删改)

1.文章共写了我记忆中的四个人,请补充女老师和中年人让我觉得难忘的原因。(4分)

①女老师:                                                              

②米店的胖女人:对诚信、良知的敬畏                                                                                     

③衣衫褴褛的中年人:                                                    

④代数老师:对学生负责,真心为学生好,体现了"君子谋道"的精神。                                                                              

2.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妙处。(4分)

⑴“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

⑵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

3.文章⒂段写到:“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4.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⒄段的作用各是什么?(4分)

内容上:                                                                     

结构上:                                                                     

5.通读全文,你认为题目所说的“有些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并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个你生命中的“有些人”。(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3分)
给它一个攀爬的理由
张丽钧
①秃的墙,没有看头。便有邻居建议,干脆,咱种些爬山虎吧,不消两年,这墙就全绿了。
②爬山虎是一种皮实的植物,很容易活。“压条”后,叶子打了两天蔫儿,但一场雨过后,打蔫儿的叶子下面就冒出了红褐色的新芽。
③接下来的一切似乎应该没有悬念了,墙在侧,“虎”善爬,听凭它们由着性子去编织美丽故事好了。
④然而不然。爬山虎竟然背弃了那墙,毫无章法地爬了一地。
⑤“怪了!这些爬山虎的‘虎气’哪里去了?怎么跟地瓜秧一个脾性了?”一位邻居讶异地说。
⑥我们请来了生物老师。他告诉我们说,墙面太光滑了,爬山虎卷须上的粘性吸盘无法吸附在上面,要将墙弄成麻面才行。
⑦说干就干。我们借了电钻,开始兴致勃勃地破坏那墙面。
⑧经过小半天的奋战,墙体变得面目全非了。我们又不辞辛苦地拉来水管,冲净了那蒙在爬山虎叶子上的白灰,又将那长长的爬山虎藤条一根根塔到墙上的花窗孔中,然后正告它们道:“这下,你要是还不爬,可就没有道理啦!”
⑨居然,它还是不爬!
⑩生物老师又来了。他挠着头皮说:“可能是原先生出的粘性吸盘已经过性了,也就是说,它们在最适合找到攀附物的时候没能找到攀附物,吸盘就在藤条上干枯了;而藤条顶端嫩芽上新生的吸盘又无力带动那么沉重的一根藤条,所以,这爬山虎就难往上爬了。”
⑪看着匍匐一地的爬山虎,我们万分沮丧。
⑿以为只能这样了——新的藤条从根部滋出后,张开眼,欣欣然发现旁侧已有我们殷勤打出的适于攀爬的墙面,于是欢呼着,将卷须上小小的吸盘快乐地吸附于墙面,开始了傲视前辈的向上奔跑;而匍匐的藤条只有怨恨地委身地面,看别人飞翔。
⒀清晨,我照例路过那面令人纠结的墙去上班。却见一位父亲带着一个男孩在那面墙前忙碌。再仔细看时,我惊叫了起来。——天!那父子俩居然在用透明胶条一根根往墙上粘那藤条!他们已经粘了十几根了。丑陋的墙,被漂亮的绿藤装饰出诗意。
⒁我对那父亲说:“你真行啊!太有创意了!”那父亲嘿嘿一笑说:“不是我,是我儿子想出的办法。跟咱们一样,他也在暗暗为这些爬山虎用力啊!看它们实在爬不上去了,他就说:咱们帮它们爬上去,这样,后长出的藤条借着老藤条往上爬,会更容易些……”
⒂如今,那面墙已经被深深浅浅的绿所覆盖,大概很少有人想起这一墙爬山虎初始的故事了吧?而我却不能忘怀。每次走到这里,我都忍不住驻足。我思维的卷须上生出一个个小小的吸盘,有自嘲,有自省,有自警,有自励。作为一名教师,我问自己,我是否给了每一株怀有向上热望的爬山虎一个攀爬的理由?当理想的藤条在现实面前怆然仆地,我能否像那个可爱的男孩一样,不沮丧、不懊恼、不怨艾,智慧地拿出自己的补救方案,将一根根自暴自弃的藤条抬举到梦的高度?(选自《教师博览》2011年12期)
【小题1】阅读⑹-⒁,概括回答为了让爬山虎能顺利的爬上墙,人们先后尝试了哪些努力?(3分)
【小题2】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题目“给它一个攀爬的理由”该如何理解?第⒂段画线部分告诉我们,小男孩给了作为教师的“我”怎样的启迪?(3分)
【小题3】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最让你感动的人是谁,简述理由。(2分)
【小题4】说说⑿中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将卷须上小小的吸盘快乐地吸附于墙面,开始了傲视前辈的向上奔跑;
【小题5】如果你是文中的爬山虎,你想对文中的小男孩说些什么?生活中,我们也许曾经就是那株爬山虎,怎么也爬不上墙壁,有没有人给过你努力向上的理由?他(她)是怎么做的?(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县沟墩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最后的阳光》,完成文后题目。(18分)

最后的阳光   

邹扶澜

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小女孩丢失了心爱的洋娃娃,那个洋娃娃是她用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买的。

男子摸了摸口袋,他居然连一分钱也没有带,只好哄她说洋娃娃没有丢,可能是到别的地方玩去了。小女孩不听,仍旧哭。

男子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给我写信?”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着他。“是的。”男子笑着点头。小女孩露出了笑脸。

几天后,小女孩果然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洋娃娃详细地向她描述了自己在哪里玩,沿途都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她读着,觉得真是神奇极了。

以后,每隔一周,小女孩都会收到一封信,这些信在她的眼前展开了一个神奇的梦幻般的世界。

可是,两个月后,“洋娃娃”再也没有来信,好像突然消失了。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

信,整天哭哭啼啼,饭也吃不进去。

一天,一个中年女子来到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信仍是“洋娃娃”写的——熟悉的笔迹,调皮的口吻。小女孩捧着信,感到惊奇万分。

女子是男子的遗孀,她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未及寄出的书信,所以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来。

小女孩的妈妈抱过小女孩说:“孩子,你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夫卡啊!”小女孩可不管这些,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骗,洋娃娃再也回不来了时,又伤心地哭了。

几年后,小女孩长大了,从课本里,第一次看见卡夫卡这个名字。带着好奇,带着一点点激动和困惑,她开始慢慢走进他的文字世界。那里是如此的广博和深奥,她读不懂,可她已经朦胧地感知到那是一个让她钦敬的人了。

20岁时,女孩已经读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后来,她开始研究他,揣摩他,写了很多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论述。她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出版专著,她演讲、游说,为卡夫卡作品的推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0岁时,已为大学副教授的她接受了一家报社采访,当被问及为什么对卡夫卡的作品情有独钟时,她谈起了30多年前那个午后,谈起了那个洋娃娃的故事。

她说:“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作品,当我能慢慢品味出那个善意的‘欺骗’背后蕴藏的大爱和无私时,我就知道,我的生命从此再也无法和一个人的名字分开了。那与其说是一些书信,不如说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给予一个孩子的最好礼物,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和温暖。”

1.做人应讲求诚信,为什么卡夫卡要欺骗小女孩?(3分)

2.读下面这句话,说说人物表情的变化意味着什么。(4分)

男子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3.文题《最后的阳光》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4.指出最后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3分)

5.小女孩的成长、成名离不开卡夫卡的引导和影响,有时侯,爱的阳光可以照亮心灵,温暖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人和事,请概述其中的一件,与大家分享。(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邵武市邵中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2+3=5分)
《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她给了阿廖沙怎样的影响?
人物                   
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赢得尊敬  (16分)

高连刚

  人生在世,不一定要让别人崇拜你,但最起码要力争别人尊敬你。赢得尊敬,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有位山村教师,先后数次放弃回城调换工作,并常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上不起学的孩子,把毕生年华都献给了挚爱的教育事业。虽落得家徒四壁、清贫如洗,但他非常满足,即使患癌症晚期,依然默默无闻如一根蜡烛,在深山发着最后的光和热。记得我去采访他,在回答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固守大山时,他说出了这样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是人们对我的尊敬!

  尊敬,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荣誉。它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钦佩之情,像一面镜子,照射着社会对一个人人品的正确评判。受人尊敬,既是我们人格魅力的彰显与影响,也是衡量自身是否得到他人认可与赏识的一把尺子。它是生活的法则,是人生的荣耀。生活中,有人只要振臂一呼,即会群起响应,甚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这其中不乏有尊敬的作用。

赢得一个人的尊敬,其实就握住了一个人对你的信任、拥戴、追随,甚至乐意为你献出生命。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尊敬两字,却并不那么容易赢得,更不是靠金钱、权势赚取。这里有则富翁与穷汉的故事,多少能给我们带来些启发。

  一天,富翁与穷汉走到了一起,富翁对穷汉说:“我这么有钱,你尊敬我吗?”穷汉回答:“你那么有钱,与我有什么相干,我为什么要尊敬你?”富翁又说:“我把一半财富送给你,你尊敬我吗?”穷汉摇摇头回答:“不,如果这样,我就有了和你一样多的财富,我俩可以平起平坐,我为什么要尊敬你?”富翁不甘心,接着问道:“我把全部财富都送给你,这下你该尊敬我了吧?”穷汉笑了笑,摇摇头又回答:“这样,我成了富翁,你成了穷汉,我为什么要尊敬你?”

  富翁自恃有钱,本想在穷汉身上得到尊敬,不想竟这般无奈和徒然。黄金有值,尊敬无价,金钱能换来物质享受,却买不来人心。尊敬是发自人肺腑的真情实感。那些受了金钱诱惑或权势压迫的人,表面对你唯唯诺诺,看似有多么恭敬,其实是装出来的臣服,并非发于真心,是一种物化的、虚伪的尊敬。真正的尊敬,需要我们用真诚、关爱赢得,需要人身上一切美好的、向善的品性获取。而且尊敬是相互的,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只有用博大无私的胸怀、广阔无垠的爱心,才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道尊敬的彩虹,让我们受益终生。

                              (摘自《青年博览》2004.11有改动)

1.为什么说受人尊敬是“生活的法则”?请结合文中的阐述说说你的理解。(2分)

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人们对我的尊敬”会成为山村教师支撑自己固守大山的力量?(2分)

3.山村教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穷的孩子而赢得了尊敬,而富翁把钱送给穷汉却没能换来尊敬。这是为什么?请分别从山村教师和富翁的角度说说其中的道理。(4分)

4.你是否同意划线句的说法?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4分)

5.读了本文,你对“尊敬”的含义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最尊敬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余姚地区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科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草书大王(8分)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小题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索笔疾执所问曰B.丞相自听茶声然
C.汝不早问燕山骑鸣啾啾D.侄然而止不因势象形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小题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一中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20分)
有些人   张晓风
①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有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②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那天,放学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③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④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
⑤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⑥“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
⑦“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⑧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⑨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黝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⑩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
⑾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占据了我的心,他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⑿那陌生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⒀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⒁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⒂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⒃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
⒄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有删改)
【小题1】文章共写了我记忆中的四个人,请补充女老师和中年人让我觉得难忘的原因。(4分)
①女老师:                                                              
②米店的胖女人:对诚信、良知的敬畏                                                                                     
③衣衫褴褛的中年人:                                                    
④代数老师:对学生负责,真心为学生好,体现了"君子谋道"的精神。                                                                              
【小题2】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妙处。(4分)
⑴“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
⑵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
【小题3】文章⒂段写到:“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小题4】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⒄段的作用各是什么?(4分)
内容上:                                                                     
结构上:                                                                     
【小题5】通读全文,你认为题目所说的“有些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并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个你生命中的“有些人”。(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模糊数学

1965年,世界上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模糊数学。数学的特点是精确,如今却与“模糊”攀上了亲,似乎不可思议。确实,模糊数学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与日俱增,正如1975年纪念模糊数学诞生十周年的论文集所指出的:“未来的十年,将是模糊数学大发展的十年。”

模糊数学的诞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类应用数学工具,对世界的认识从模糊到精确,是一个飞跃。今天,精确的数学计算在许多场合必不可少。然而,当我们要求电子计算机具备人脑功能的时候,精确这个长处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成了短处。例如,我们在判别走过来的人是谁时,总是将来人的高矮、胖瘦、走路姿态等与大脑中储存的样本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一般说来,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使一位旧友多年不见,面貌有变化,仍能依稀相认。然而要是让电子计算机来做这件事,那就复杂了。得测量来人的身高、体重、手臂摆动的角度以及鞋底对地面的正压力、摩擦力、速度、加速度等等数据,而且非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几十位才肯罢休。如果某熟人近来消瘦了点,计算机就“翻脸不认人”了。显然,这样的“精确”,反使人糊涂。由此可见,要使计算机能模拟人脑功能,一定程度的模糊,倒是需要的。

模糊数学以客观世界的模糊性为研究对象,它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集合原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在19世纪末提出的概念。例如,太阳系是所有行星的集合,车厢是所有乘客的集合,一张报纸是全部字组成的集合等等。经典集合论对事物只作明确的划分。然而事实上,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某集合,并非只有“是”或“非”两种回答,常有模棱两可的情况。例如,对“老年人”和“高个子”这类集合的界限就很难作明确的划分。50岁的人,可以算老年,也可不算老年。这就是说,在现实世界中,集合的边缘往往是模糊的。在人们的思维或语言中,这样模糊的概念比比皆是。如胖、高、重、浓、响、明亮、暖和、粉红、漂亮等,都没有绝对的标准。经典数学就无法进行描述,而模糊数学却能对这些模糊的集合,进行定量的分析。因此,模糊集合要比经典集合更加符合现实世界的实际状况,更带有普遍性。可以这样说,数学从模糊到精确,又发展到模糊,是螺旋式的上升,标志着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模糊数学在精确的经典数学与充满了模糊性的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可以预料,模糊数学必将成为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的有力工具。目前,模糊数学在理论上正在不断完善,而它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尤其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控制、图象识别、综合评判、聚类分析、自动机理论、生物系统等方面,已引起了科技界和有关部门的普遍重视。

1.举例说明这篇说明文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2.选文在说明模糊数学时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顺序和________的结构方式。

3.划分第三自然段的层次,并概括出层意。

4.概括说明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模糊数学的?

5.“可以预料,模糊数学必将成为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的有力工具。”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乐清市七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草书大王

张丞相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⑤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⑥其侄曰:“汝胡⑦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熟:仔细。⑥诟(gòu):责骂。⑦胡: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张丞相草书而不工  (              )

2所书问曰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