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使民衣食有余 则自不为盗

使民衣食有余 则自不为盗答案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东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1)屋舍俨然 (         )         (2)阡陌交通(       ) 

(3)请重法以禁之 (       )    (4)自数年之后(       )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分)

A.问所从来,具答                      B.民所以为盗者

C.上哂曰                             D.或请重法以禁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4.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                 。(2分) 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3届江苏东台头灶镇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1)屋舍俨然 (         )         (2)阡陌交通(       ) 
(3)请重法以禁之 (       )    (4)自数年之后(       )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分)

A.问所从来,具答B.民所以为盗者
C.上哂D.或请重法以禁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小题4】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                 。(2分) 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15分)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文】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③用重法邪!”自是④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⑤,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⑥焉。——节选自司马光《唐太宗论止道》

【注释】①哂(shěn):微笑。  ②暇:空闲。  ③安:怎么,何必。  ④自是:从此。⑤路不拾遗: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   ⑥野宿:在郊外住宿。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①选贤能(     ) ②谓大同(    )③ 请重法以禁之(    ) ④奢省费 (    )

2.下列“为”的解释与“民之所以为盗者”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为公    B、不必为己    C、可以为师矣    D、不足为外人道也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上与群臣论止盗

4.【乙】文中的“海内升平、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甲】中的哪句话?(2分)

5.【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度江苏省宿迁市怀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形成性测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 司马光《资治通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4分)
(1)予求古仁人之心  尝    ▲  (2)微斯人。吾谁与? 归   ▲  
(3)请重法以禁止。  或    ▲  (4)朕当奢省费。     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小题3】【甲】文中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抱负。(2分)
【小题4】【乙】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3分) ▲   ▲  ▲ 
【小题5】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             
(用甲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度江西抚州临川一中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晒:微笑。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小题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上 与 群 臣 论 止 盗
【小题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或(       )   (2)自是(       )   (3)遗(       )
【小题3】.说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的意思(2分)
【小题4】.唐太宗“止盗” 的方法与群臣有何不同?请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小题5】.从上面短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个怎样的君主?请作出评价。(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3分)
(1)连月不           (2)至若春和           (3)外不闭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异二者之为请重法以禁之
B.吾谁归上群臣论止盗
C.予尝求古仁人心自是数年
D.则有国怀乡朕当奢省费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小题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2分)
(1)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2)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小题5】甲文中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3分)

(1)连月不           (2)至若春和           (3)外不闭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异二者之为请重法以禁之

B.吾谁归上群臣论止盗

C.予尝求古仁人心自是数年

D.则有国怀乡朕当奢省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2分)

(1)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2)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5.甲文中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3分)

(1)连月不           (2)至若春和           (3)外不闭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异二者之为请重法以禁之

B.吾谁归上群臣论止盗

C.予尝求古仁人心自是数年

D.则有国怀乡朕当奢省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2分)

(1)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2)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5.甲文中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歌山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小题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3分) 

A.上与群臣论盗: 止(禁止)民之所以盗者:为 (成为)
B.请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顾廉耻耳:故 (所以)
C.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故人不独亲其(以……为亲)选贤能(和)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②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2分)
A、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小题4】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上”是怎样的人?(4分)
【小题5】“上”的做法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甲文中意义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3届度江西抚州临川一中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晒:微笑。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上 与 群 臣 论 止 盗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或(        )    (2)自是(        )    (3)遗(        )

3..说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的意思(2分)

4..唐太宗“止盗” 的方法与群臣有何不同?请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5..从上面短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个怎样的君主?请作出评价。(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届河北省石家庄市42中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3分)
(1)连月不           (2)至若春和           (3)外不闭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异二者之为请重法以禁之
B.吾谁归上群臣论止盗
C.予尝求古仁人心自是数年
D.则有国怀乡朕当奢省费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小题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2分)
(1)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2)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小题5】甲文中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3分) 

A.上与群臣论盗: 止(禁止)民之所以盗者:为 (成为)

B.请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顾廉耻耳:故 (所以)

C.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故人不独亲其(以……为亲)选贤能(和)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②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3.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2分)

A、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4.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上”是怎样的人?(4分)

5.“上”的做法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甲文中意义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歌山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小题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3分) 

A.上与群臣论盗: 止(禁止)民之所以盗者:为 (成为)
B.请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顾廉耻耳:故 (所以)
C.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故人不独亲其(以……为亲)选贤能(和)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②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2分)
A、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小题4】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上”是怎样的人?(4分)
【小题5】“上”的做法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甲文中意义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3分) 

A.上与群臣论盗: 止(禁止)民之所以盗者:为 (成为)

B.请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顾廉耻耳:故 (所以)

C.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故人不独亲其(以……为亲)选贤能(和)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②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3.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2分)

A、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4.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上”是怎样的人?(4分)

5.“上”的做法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甲文中意义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 司马光《资治通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4分)
(1)予求古仁人之心  尝    ▲  (2)微斯人。吾谁与? 归   ▲  
(3)请重法以禁止。  或    ▲  (4)朕当奢省费。     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小题3】【甲】文中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抱负。(2分)
【小题4】【乙】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3分)       
【小题5】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             
(用甲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晒:微笑。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小题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上 与 群 臣 论 止 盗
【小题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或(       )   (2)自是(       )   (3)遗(       )
【小题3】.说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的意思(2分)
【小题4】.唐太宗“止盗” 的方法与群臣有何不同?请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小题5】.从上面短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个怎样的君主?请作出评价。(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晒:微笑。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上 与 群 臣 论 止 盗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或(       )    (2)自是(        )   (3)遗(       )

3..说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的意思(2分)

4..唐太宗“止盗” 的方法与群臣有何不同?请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5..从上面短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个怎样的君主?请作出评价。(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问题。
太宗论盗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请重法以禁止:_____________
(2)朕当奢省费:_______________
(3)徭薄赋: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重法邪: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词语。
(1)路不拾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旅野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048

拓展阅读

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司马光)

[]①哂(sh7n):微笑。②野宿:在郊外露宿。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①上与群臣论盗(  )

②故不暇顾廉耻耳(  )

赋(  )

自是数年之后(  )

⑤路不拾(  )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

②对“盗”的问题,“上”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

③“上”的做法营造了什么样的理想社会?

④“海内升平”使你联想到课文中哪些句子?

⑤“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课文中哪些句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甘肃省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1-4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以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处江湖之远则忧君                  其___________
(2)自数十年                                是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古仁人之心与         不甚解
B.然则何时而耶                 怏怏不
C.或请以重法以禁之             鸿鹄
D.不暇廉耻耳                    温知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用重法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用甲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